公主带着侍卫逃婚了(171)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太过高调,只会沦为众矢之的。”梁文帝遗憾地叹了口气,“他与朝中那些老臣的政见不同,以后为官怕也是会受到针对的。”
“阿耶你都已经打算录用他了?”嘉回惊喜道。
“胡说,科考大事岂能儿戏,单凭朕一人决断,谈什么选贤举能。”梁文帝气不打一处来,怒瞪着嘉回,厉声道:“朕只能说欣赏他的文章,但也没说即刻录用,尽人事听天命,看他自己的造化。”
欣赏那不就是还挺满意,挺满意不就意味着看上了,看上那不就等同于一脚入了文武百官之列……
嘉回思绪万千,直至把季咏思的后半生仕途都规划完,才腆着脸,笑道:“有您这句话那我就放心了。”
语罢,梁文帝皱起了眉头,话还没开口,嘉回又抢着道:“我知道,后宫不能干政,您忙吧,我就不打扰了。”
她笑盈盈的为梁文帝斟好茶水,再招呼小太监进来继续研磨,自个倒是飞一般地闪了人。
──
长安城里的闹剧隔三差五就要来一出,表面上看着彬彬有礼的温润公子,转头就进了花街柳巷,却因没有银子付酒钱被花楼的妈妈们告上衙门。
还有的试图贿赂考官,花大价钱给礼部官员送礼,却因找错了人导致白花花的钱财打了水漂,跑去击鼓鸣冤想要讨个公道。
更有甚者造谣已经提前拿到内部试题,并扬言竞价最高者可得,后坑蒙拐骗,卷款潜逃,害得数十位学子钱财两空,只好聚众闹事求个说法。
朝廷不得不规划好驿舍,把所有待考学生一起安置在同个区域,专人负责,统一管理。
到了三月上旬,会试开考,分为三场,每场三天,分别在初九、十二、十五举行。
四月上旬,会试放榜,黎明时分的长安承天门,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红榜贴于高墙,上头赫然列着及第考生的籍贯与姓名。
长安城中万人空巷,一时之间,几家欢喜几家愁,可考中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只能唉声叹气收拾包袱准备回乡再战。
当然被讨论得最多的莫过于榜首了,那个备受争议且出身不高的农家学子一举夺得会元。
百姓哗然,从那以后,“季咏思”这三个字成了长安城里最耳熟能详的名讳。
与此同时,季咏思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拉拢巴结的人纷至沓来,他成了权贵心中的香饽饽。
五月中旬,殿试开考,地点位于皇宫无极殿内,天下眼皮底下。
这场考试影响巨大,由圣上亲自拟题,亲自监考,亲自评卷。
中者分为三甲,前三人赐进士及第,为一甲;余下的若干人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为二甲、三甲。
圣上为表求贤若渴之心,会亲自宣读一甲中榜人名字,是为状元、榜眼和探花。
殿试第二日,众考生皆重新汇集于无极殿,听圣上及礼部官员当场宣读排名。
一系列的参拜与恭贺后,新科进士们便要入皇宫内院更换服装,齐齐跨步走御道,享受唯一一次堪比天子的殊荣。
由于捷报早就传至皇城内外,到了午时,状元一行人刚至东长安门时,路口就围堵了上千百姓。
而后自皇宫门口一路行至驿舍,数十公里,沿途皆是人头攒动。
其中不乏刚及笄的年轻小娘子,见此盛况,纷纷下车追随,往马上投掷绢花与手帕。
要说收到礼物最多的莫过于是模样长得最俊俏的,榜眼和探花年过半百,自然不受女子青睐,故而状元郎独得长安小娘子们的恩宠,成为三人中被砸得最狠的那一位。
嘉回独自倚靠在酒楼二层的观景台上,凭栏远眺。
一边欣赏着这为数不多的热闹境况,一边细细品着手里的香茗。
直到季咏思打马经过楼下,她看着他躲闪不及的狼狈囧样,忽地掩嘴轻笑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由于古代科举时间跨度太大了,涉及唐以后的好几个朝代,我就没有按照某个特定朝代写,时间和一些习俗都是整合来的,毕竟架空嘛,看得随意一点啦~
第八十二章
他也应该注意到了嘉回,抬头望了过来,并抱之一笑。
嘉回与他打了声招呼,虽然声音立刻淹没在人群中,但季咏思还是从口型中认出了她说的话。
他笑着继续游街,喧闹的人声也逐渐随之远去。
嘉回看了一会儿便收回目光,转过身,发现暗处正站了个人,呆呆地立在那儿,不知道等了多久。
“宴……绥?”她试探地问。
“是我。”宴绥淡淡道。
嘉回小跑到他身边,愉悦道:“你怎么也来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