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前任莫挨我+番外(149)
那家名为浣花楼的花楼果真名不虚传,不愧是江南一带最出名的花楼,不消一会,她便已经被浣花楼的那些漂亮又能歌善舞的的姐姐们给迷上了,小姐姐们也格外喜欢这个俊俏嘴又甜的小公子。
只是没过几日,同她关系极好的一位姐姐被楼里送到了沈家,让她惊叹于怪不得浣花楼在行业中属第一的地位,原来人家与当地豪强关系好。
在其他姐姐的的口中,她得知楼中已经陆陆续续的往沈家送了好几个姑娘,还得知了基本上江南一带的各种望族,各种地方官家里头多多少少都有从浣花楼出去的人,就不免有些诧异了。
她再喜欢浣花楼这个地方,也不免嗅到了一些危险的气息,从此以后出入浣花楼之时便多留心了几分,那个时候,她在浣花楼结识了同样查案子的沈十三郎,便是朝堂上如今最出名的沈韶。
沈韶那时还不是如今纵横官场的沈大人,那时的他甚至还没做官,不过是一个生母早死,日日受继母挫磨的普通沈家子弟,二人一见如故,以兄弟相称,一个喊沈兄,一个唤小薛,一起查案子,后来薛陵婼回想起那段时间,只觉得那段时光是她肆意灿烂的前半辈子中最畅快的时候。
看上她的沈家小娘子沈飞兰也是那个时候结识的,沈飞兰是沈韶的族妹,偶尔一次看见她拿着剑耍招,便一见钟情了,那时她丝毫未觉,完全没有什么身为男子的自觉,只觉得是一个漂亮的小妹妹,自然也乐得在一起玩。
另一边,她又把殷采碧引荐给沈韶,三个人以浣花楼为起始,潜在其中,渐渐的挖出了一些细碎的眉目,查出浣花楼不像表面那么简单,而是隐藏了一座庞然大物,操纵着江南。
与此同时,官银失踪案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身为湖州刺史,殷采碧的舅舅后院中同其他都一样,也有着出自浣花楼的姬妾,某日探听到了一批税银即将要运往长安,便报给了楼里,里应外合,把官银窃了去。
虽然查处了案情的始末,可是,官银依旧去向成谜,没有了官银,殷采碧的舅舅依旧乌纱难保,若要寻回官银,必须要查出浣花楼的幕后之人。
可人家既然能在江南呼风唤雨,又岂是他们三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少女能查的出来的,不过他们心中都一个同一个同样的想法,这个幕后真凶在江南一定势力非同一般。
早在魏晋时期,北方氏族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时候,南方氏族却早已有先见之明,于江南一带偏居一隅,带着族人子弟低调度日,休养生息。
群雄逐鹿,战火不休,几百年之后算得上是外戚出身的陇西齐氏以胜利者的姿态在长安称帝,还梦想着与天子共治天下的北方氏族们尚不知自己马上要大祸临头。
随着几代帝王,至今上登基,大力推行科举制,打击氏族,提拔寒门,例如,乡野出身的薛策的发家史。
与其相反,氏族一代一代的没落,富比王侯的卢州郑氏抄家灭族;驷马高门的陈郡谢氏抄家灭族;显赫一时的二王只剩下个太原王氏收敛着锋芒,伏低做小;二崔中也只留下个清河崔家在本朝出了个皇后,还算维持着昔日的风光,却也不知道那天悬在脖子上的刀会砍下来。
这个时候,韬光养晦的南方氏族出现圣人的视线中,吴兴郡沈氏,新安郡汪氏,还有顾陆朱张等等映入人们的眼帘,这些几百年的深厚底蕴养出来的子弟们进可入仕为官,退则读书耕田,圣人不免又爱又恨。
虽然忌惮,但朝中还是采取了拉拢的态度,太子妃便是出自新安郡汪氏。
故,在江南一处,很多人都是只认氏族而不知齐姓,官家说话都不定有姓沈的、姓汪的说话好使。
由此可见,能如此大张旗鼓窃取官银结党营私,并且一点痕迹都没能留下的,除了那几家,也没有谁了,三人知道,自己隐约触碰到了其后的庞然大物,正跃跃欲试,只是,却发生了变故。
一日,沈韶突然去寻二人,告知这个案子不能再追踪了,若要再查下去恐要大祸临头了。
沈韶偶然结识了一位贵人,发现那位贵人也在追查此事,贵人念及他一片赤诚,怕他引火烧身,便将案情的真相告之他,不再让他继续追查下去,只一点,就是不能再说出去。
沈韶听了自然不会再让她们二人查下去,又怕她们不知道轻重,隐约透露是与宫中的贵人有关!
二人一听,自然不会再纠结,只是薛陵婼有些不满,难道因为此事与宫中贵人有关,白白的官银便不收回来了吗,殷采碧的舅舅难道因为无妄之罪活该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