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豪杰谱(88)

作者:会跑的石头

穿过九大金镬和方形莲池,绕经高耸入云的七层佛塔,眼前便是恢宏庄严的大佛殿,“方丈,客人们到了。”随着小沙弥清脆的呼唤,从大殿里快步走出个老和尚,看这出家人背厚腰圆大腹便便,煞白煞白的一张脸,像涂了一层胭脂香粉。他五官倒是漂亮优雅,可放到男人身上,而且是位德高望重的老方丈,那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和尚的这几步道走得也惊世骇俗,挺着胸提着气,全用脚尖点地支撑,向上一耸一耸,大家担心他随时要窜起来做个伸展的姿势,“呵呵,早上就见枝头喜鹊冲我叫,就知道有喜事要来到。果不其然,各位贵客临门,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预示着财源滚滚呢。”这几句话一出口,把来的人全搞懵了,上下左右看看院子,是寺庙啊!并不是酒楼勾栏呀。

可能是和尚看到了诧异的神情,他突然轻起兰花指半遮住嘴巴,“可怜人的,都渴了饿了吧,来人!小权子,去到后厨取些水来,让兄弟们喝个痛快。”

广钦和尚也被对方的举止感染了,未曾想到世人瞩目的大寺竟有如此接地气的方丈,“阿弥陀佛,方丈大师仪态超凡,言谈脱俗,乃出世解悟的高僧啊,我们途径贵宝刹来讨口水喝,打扰大师清修啦。”

“阿,阿弥陀佛,不必外外道道的,看你穿着僧袍,也是个和尚喽,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那楼里有刚沏的茶水,茶是宫里的贡品,徒儿孝敬我的,味道好极了。请几位客人赏光,随我进去喝上几盏。”方丈热情好爽地引着几位头领,彼此谦让着向西侧的配楼而去。

大多数草寇留在殿外的空地上,也着实是走累了走渴了,有手疾眼快的坐到台阶上,有心思聪颖的坐到树荫里,有心眼实诚、随遇而安的席地便坐。郭岩见小沙弥去取水了,没有人注意自己,悄悄地溜到配楼的后面,蹑手蹑脚一纵身跃上三层楼敞开的窗子。

顶楼是个装饰华丽的卧室,室内充斥着扑鼻的香味。他顺着楼梯摸下去,见二层存放着大大小小的箱子和包裹,最靠外的一件甚是眼熟,黑漆箱面贴着金花。再下到底层,是个宽敞的会客大厅,里面摆放着红木桌椅。婆婆妈妈的老方丈正信口开河地说着缘分,那意思是大家来的正是时候,是千里有缘来相会什么的。

只听广钦和尚小心翼翼地在讲,“善哉,方丈大师,贫僧也乃禅宗一脉,我师父乃高安大愚禅师的法嗣。”

“呵呵,你是我的师侄子,我徒弟跟我说,这东山寺佛家地位辈分极高,处处高人一等,北赵州南雪峰,排在第三的就是这里的方丈啦。”老和尚端着茶壶给客人们倒上,一边倒一边信誓旦旦地说。

“阿弥陀佛,应该,应该,不知师叔法号怎么称呼?”广钦诚惶诚恐地请教道。

“嗯嗯,”老方丈顿时语塞,沉吟片刻笑道,“法号嘛,那都是身外之物,不提它也可。”

“大师不愧是开顿的高僧,眼界就是比凡夫俗子深广啊。”广钦的话得到在座几个人的共鸣,“善哉,大师,这黄梅是块宝地呀,自四祖道信入双峰山,于深山幽谷建立丛林,实行农禅生活,五祖弘忍大师从西山移居冯茂山,建东山寺开东山法门,才有了后来的‘马祖兴道场、百丈立清规’,使我禅宗声名远播,光大兴旺啊。”

“嗯,又是西山,又是东山,搬来搬去不嫌麻烦,快喝茶吧。”老和尚笑嘻嘻地看着他在讲。

刀条脸徐唐莒有意在试探庙里的底细,“方丈,我们上山来,看你这儿的香火不旺啊,眼下寺里住有多少僧人啊?师父们是下山化缘,还是耕种去了呢?”

“哦,是没什么人来烧香拜佛,现在世面上乱啊,不是兵祸,就是天灾。北方闹饥荒,快要饿死人啦,南边收成好,可有人捣蛋,粮食运不过去。贼头子王仙芝在大江两岸窜来窜去,一会儿攻陷鄂州,一会围困宋州,前一阵子又差点儿打下江陵府。我们本来想这东山清静些,可以大干一番,没想到这死鬼又来黄梅折腾,此地的老百姓谁还有心思上山来呀?没办法只有自己想辙了,再急也没用,都愁出皱纹来了。”看来方丈是满腹的怨气,他用双手调皮地扒着眼角的鱼尾纹。

在座的人都挤眉弄眼地相互看着,还是广钦献着媚笑打破了沉默,“善哉,师叔,六祖惠能说得好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嗯,又是树,又是台,还一套一套的呢,快喝茶吧。”老和尚笑嘻嘻地看着他在讲。

“阿弥陀佛,方丈,劝不住啊,那位施主又在南廊涂鸦呢。”是刚才引路的小沙弥焦急地进来禀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