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月谋(107)
冯昭大汗之冒,不知道谦逊么?这会不会夸得太过了。
陶家的子孙听到禄国夫人这里时,一个个面露傲色,再配是冯崇文的声音,仿似在夸他们一般。
我的个天,她都没傲,这些人就傲得不成了。
禄国公夫妇的功绩终于夸完了,竟夸了两刻工夫,轮到了赞冯然夫妇,先说冯然之功绩,子承父志,十三岁自愿效力于镇北军,几年几月在何役之中立下战功,这般如流水地念了许多,冯昭因涉亲爹,扳着指头数,正数到兴致上,就见陆平一袭灰衫,手捧托盘,傲然立第二排祭祀队伍之侧,而她身后则立了高总管与两名小太监。
冯然生前得封二品铁骑大将军,逝后高祖念其功勋,追封为一等光禄大夫,封誉国公,其妻余氏封一品誉国夫人,说到了余氏的封赏,便有了余氏的功绩,某年某月救助了多少难民,捐献了多少银钱、粮食……
因余氏做的年代更近,时不时就听到周围的人群传来一阵议论。
“我的个天,原来十二的鲁省两州蝗灾,朝廷赈灾官未到便有人开了粥棚,一直都不知道是谁开的,原来是冯家嫡长房誉国夫人开的。”
做善事不留名,今日才真相大白。
“不止开了粥棚,我还记得,当时我们家断粮了,就在我娘准备将我妹妹卖了的时候,突然就听到里长大喊,让各家去领粮食,虽然我们家按人头只领了六斤,若不是这六斤粮,我妹妹就被卖了,不等我家把六斤粮吃完,朝廷的赈灾使就到了……”
皇城乃至天下的人,居然说冯家大房是商贾、是猎户莽夫,这可真是以讹传讹,误人坏了,此等造福百姓的圣人之后,太令人敬佩了。
萧治站在人群里,早前觉得冯家人在吹捧嫡长房,可是听到他知晓的事件时,对余氏的敬意更是油然而起,做了好事,直至十几年、数年之后被世人知晓,若不是这场祭祖,恐怕天下人不会知晓,可见余氏是不求名利之人。
这么多年,因丈夫战亡,背负着商贾之名,却心系百姓,怎不令人感动。高祖皇帝封余誉国夫人,乃是因其夫之故,若是按她做的这些事,为她自己挣下一品夫人也当得。
第119章 赐封
最后是誉国夫人余氏自行筹资造明园,重开白泽书院,并自动将白泽书院献给朝廷,承忠义夫人、禄国夫人之遗风。
哇卡卡,我的个娘啊,这明园的白泽书院,乃是一重园林式建筑,仅是那座藏书阁就价值不菲,七十三万建成,还真不是多报,恐怕还是省了又省,一两银子扳二两才建成,仅是那些藏书怕就不止这个数目。
其间诵余氏之功时,也提了陶、余两家在建造过程中几番襄助,陶家献书几何,余家献书几何等等。
陶、余两家的人听到这儿,便恭敬地与周围与他们打招呼的人回礼。
冯家崛起竟是带动了世交姻亲的陶、余二家。
百年前,这三家是世交,如今依旧是。
无论是陶氏还是余氏,不负名门之后,今日之后,怕是这两家的姑娘要被天下权贵、名门贵族竞相求取了。
誉国夫人的功绩终于诵完,冯昭以为结束,却见冯崇文声音一转,说到冯崇德、余氏之嫡长女冯昭。
说她?她干什么了?
她正要抬头,就被冯嬷嬷用眼神示意,立时垂下脑袋,乖乖儿地跪下。
她在哪里,她在做梦吗,为什么说她建了一座皇城女院,她什么时候建的,还说她拿了自己十六年的积蓄十六万又三千二百四十五两再三百二十六纹钱,这些是诸多首饰、长辈给的压岁钱,每月五十纹月例等等积攒而来……
哇靠,她没干过啊。
冯晚一脸佩服状,原来她长姐还干了这等了不起的大事,母亲重建白泽书院,她便建了一座女院。
听听这数目,有零有整,一听就是真的,讲她出阁之时,都一文没了,余氏感其爱女之心,方给了十万两压箱底的零花。
哦哦,原来是这样。
冯昭垂眸凝视,有这事么?为什么想了又想,一点印象又没有。
周围之人闻听此处,连连感叹,尤其是汪琴,更是一脸佩服、敬仰、崇拜的眼神。
“昭表姐这么厉害,把自己攒了十六年的钱都拿出来建皇城女院……”
十六年长辈给的压岁家、月例等高达十六万两,这冯家大房未免太有钱了吧,太有钱了,如果各家都照这势头,她们自己就能把嫁妆攒足。
今日之后,冯家的荣耀有多高,汪家的名声就会有多惨。
汪博心里恨死了他大哥,这等家学渊源,又受父祖教导的奇女子,竟然被他哥给和离了,就为了胡秀秀那等玩意儿,太可惜了,若是冯昭在汪家,今日的荣耀便是他们汪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