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1702)

作者:红烧豆腐干

叶大娘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挥开她的手,“多大的人了,尽干些四不着六的事,姑爷天还没亮就带孩子出门了知道不?”

“哦,他们是去晨跑,快要回来。”

那你还不快点!

叶秀荷笑眯眯地加快脚步,心里却暗暗叫苦。她娘过了刚见到她那个稀罕劲儿,然后是哪哪都瞅她不顺眼。

“娘你是不是担心家里早饭没人做?安安都有列好每一周早餐和晚餐菜单,中午我们都在单位吃,张嫂子会照菜单准备。

到了周末休息,安安也会调整菜单。平时我都是这个点起来去厨房瞅瞅,然后准备好你姑爷要上班的衣服。”

叶大娘都不知怎么说好,感情老姑娘真是啥啥都不用干,只要捯饬好她自个就行。“家里头谁收拾?”

“朱嫂子啊。”说着,叶秀荷拉住转身想往客厅大门走去的叶大娘,直往西屋而去,“不过孩子爹不喜欢外人进屋。

安安也随她爹,她也不喜欢外人进后院。孩子都是自己收拾自己的屋子,我现在带你去后院瞅瞅。”

被老姑娘拉着穿过西屋,到了耳房,叶大娘打量了一圈儿。

“不用经过西屋,从那边的房门过也行的。”

叶大娘:我还能看不出?

“刚开始是孩子想清静,后院呢,咋说呢。”开了通往后院的门,站在台阶上,叶秀荷挠了挠脑袋,“还是你自个看吧。”

要是她老姑娘不说,叶大娘还以为是一套二进院,被老姑娘扶着下了台阶,看着整个后院,她默了。

早就知道姑爷宠闺女。

但宠的程度,还是超出她的想象。

“娘你看出这游廊和前院不一样了没?是新的。都是小北那孩子今年找了老师傅给起的,光材料就费了他不少心思。”

哦,原来不是姑爷。

走在抄书游廊里,叶秀荷伸手往左侧指了指,“你看,原本院子里都是木桩,就是赵家后院那种梅花桩。”

至于是比赵家更复杂的梅花桩,她就不想再说了。“今年天暖了,小北就请人拔了木头桩子,起了左右两侧厢房。”

“包括这游廊的木头,正好全用上了。盖好两侧厢房,他就让人家师傅把多出来的砖头给砌了花坛。”

“咋样?小北这孩子脑子好吧?”

是钱好!

叶大娘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没问花了多少钱,花了谁的钱。以她姑爷的性子,也不是爱占便宜的人。

“你看那边竹子。”

叶大娘顺着闺女的手望去。

“这些竹子前两年就有了。你别瞅着现在少,那是孩子爹说了无须太多,要的就是这一种意境。”

啥意境?

稀稀朗朗的几根挨着墙角。

还不如院子里花坛的花儿好看。

“娘你看着点脚下。”游廊不长,就一条正院西耳房通往后罩房的距离,说话间,叶秀荷已经走到尽头。

“漂亮吧?石桌石凳都是孩子爹淘来的,包括这些青石板,说是下雨天会湿了他闺女的鞋子。

我们一家子都爱大晚上坐在这儿乘凉唠嗑。现在就连干爹没上夜班,他老人家都爱吃过饭来这边乘凉。

孩子爹还准备了竹床竹椅子。不管是躺着,还是他们爷仨想下棋。拉这根绳子,石桌边上竖起的那就是路灯。”

不用老姑娘多说,叶大娘都可以想象得到。原本她正要开口询问你们这样招摇会不会惹祸上身?

现在好了。

连梅先生都不拦着,可见是没问题。

还不等叶大娘多想以后会不会政策一改留下小辫子……被老姑娘扶着进入后罩房客厅的她再次默了。

后罩房。

正间为厅,东侧间北墙放着两个并排的多宝格,正中间摆着圆桌绣墩,窗下有炕,炕上有矮几。

东尽间卧室。

架子床梳妆台,绣屏高柜,应有尽有。还有一扇小门通往里间净房,用来洗浴更衣,不过是抬抬脚的事儿。

西面两间。

次间窗下有宽大的罗汉床,床上有矮几。茶案、酒柜、架琴等物应有尽有。尽间窗下也有一张榻。

比次间的罗汉床小。

三面墙从地面到屋顶都是书架。

居中还有两张并列的宽大的书案。

叶大娘的目光瞟过书案上的笔架山,瞟过对面一扇小门,侧头看向窗下的那张榻边上的小几上。

榻上倒扣着一本书,小几上摆着清茶点心。

翻几页书,便喝口茶,吃口点心……这小日子,她曾经有幸见识过。有多久了?太久太久,久得她都忘了。

“娘,咋样?我都说了,我真没报喜不报忧,你还不信呢。要不是我怕太扎眼,前院早就被捯饬成这般模样儿。”

叶大娘无声地拍了拍一脸求表扬的闺女,转身出了西尽间。唉……不一样了,到底还是不一样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