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7亿和第二春[重生](125)
窦坤却说,“我倒觉得这边很好,比总店好,租房便宜,吃饭也划算。”
杜莹莹笑了起来,忽然问:“窦坤,你是什么学历?”
非常罕见地,窦坤紧张起来,下意识顿了顿,“职高,大专,没上完。”
杜姗姗说过的话浮现在耳边:窦坤20出头,就遭遇意外了。于是她有点同情,指指外面:“你想没想过,进修一下?”
窦坤愣住了,讷讷地说,“我考不过。”
“试试嘛,不试试怎么知道?杨琪琪和小余也是职高+专科嘛!”她鼓励,“你看看成人高考的题目,如果行,最好;如果确实有难度,就看看函授、电大,听两年课,就有证书了。”
总不能送一辈子外卖。
窦坤是明白的,有点忐忑,“要干活,没时间上课。”
“继续教育课程很松的,签个到就走人,很多课没人管。”她指指自己,“像我一样,上晚班不就得了。”
足足几分钟,窦坤才低着头道谢。
杜莹莹没当回事,“我们是亲戚嘛。”
至于窦坤的工资,她涨到3200,依然觉得很值;他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
杨琪琪也在,今天是周末,换成孙尚香的装备,在店里走来走去。杜莹莹把她叫进来,“以后什么打算?”
杨琪琪夸张地怪叫着,“喂,是不是有人抢我饭碗啊?”
杜莹莹忍着笑,“我是说,我店里在招人,你有什么想法?”
“我妈不让我辞职。”酒店虽然累得很、休息少、挣不到2000块,起码是个正规单位,说出去大家都知道,不像桌游店,看着不太保险。杨琪琪实话实说,“不过,只要莹莹姐你在,我就会来帮忙的!”
杜莹莹拍拍她肩膀,“好,4月就店庆了....”
不对,总店和她没关系了。
于是她改口:“等10月店庆,我们策划一下,来一笔大的。”
杨琪琪高兴地欢呼起来。“三国杀还是甄嬛传啊?包在我们身上,保管你满意。”
第51章
正月二十,《甄嬛传》播出的第18天,杜莹莹定下第一家合作厂商。
昌盛祥糕点公司位于杭州下城区近郊,在城区开有两间门店。正月的年糕、八宝饭和宵,清明节的青团,端午节的粽子,夏天的方糕、薄荷糕,冬天的水磨年糕,搬家上梁的定胜糕,小盆友喜欢的条头糕,70、80年代人吃过的荷花糕,这家都有的做。
总体来说,是一家前店后厂的小厂。
老板姓吴,胖乎乎的中年人,笑眯眯的,长得就像一块糕,进了下沙新店见人就发烟,当然杜莹莹就算了。
“来我厂里看看吧。”吴老板弯腰端详桌面两盒糕点,热情邀请,“能做是能做,得改模具,改配料,按照你们的要求来,还有,杜总,要多少啊?”
杜莹莹早就想好了:“现在说不好,边做边卖,如果卖得好,每月几万盒,卖得不好,订单少,也许就几千盒。”
吴老板笑了笑,指指档口方向,“杜总这边,每天1、200盒?”
估算的挺准。
“对。”杜莹莹实话实说,“档口是做给顾客看的,真正要卖,得在厂里大批量生产,效率才上的来。”
吴老板说,“杜总的店打算开在哪里?”
杜莹莹答,“实体店的话,今年开第一家,准备开在市里,不过,整盒糕点主要在网上卖。”
吴老板并没惊诧,毕竟,淘宝卖食品的铺天盖地,加工、代工、贴牌太常见了。“杜总啊,请,到厂里慢慢谈!”
吴老板是带着司机来的,开一辆商务车。她想认认路,自己开车载着赵师傅,提醒自己,招一个司机,买一辆大点的车子。
半个小时以后,杜莹莹站在下城区一处挂着“昌盛祥”招牌的临街档口,默默观察:一坨坨五彩斑斓的八宝饭,葡萄干、红枣、蜜豆铺在上面,中间一层厚厚的枣泥;生元宵在比桌面还大的笸箩转动,每动一下,就把糯米滚到身上;黑乎乎的擂沙汤圆,外面洒着黄豆粉,适合一口一个;双酿团圆圆白白,像小孩拳头。
另一侧是层层叠叠的糕点:马蹄造型的红色定胜糕,花瓣造型的浅黄桂花糕;荷花糕方方正正,猛一看,有点像印花香皂。
店铺不大,非常干净,也很规整,墙上贴着年画福字,排队的人有7、8个,都是中老年人。
吴老板每样拿了一块,用纸袋装着递给杜莹莹,“现在两家店,明年打算开第三家,走,来厂里看看。”
上了车,杜莹莹嚼一块擂沙汤圆,外面是黄豆粉,一吃就是今天新做的。赵师傅没吃,白毅快
食品厂比杜莹莹想象的小,一个干干净净的场院,青石地面,U型布局,左侧是厨房,中间一排操作间,穿着白大褂的出来接水,右侧是几间办公室,中间停着两辆送货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