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乘风雪(17)
“老臣有罪,愧对老侯爷,更愧对小侯爷。”
陈文正跪在裴长淮面前,连声请罪。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裴长淮放下书卷,认真地看向陈文正,道,“从前老师在侯府教我书法,讲‘字如其人,君子当清正’,从隽生前十分钦佩老师为官清廉正直,也最欣赏您的书法。”
提起谢从隽,陈文正心中更不是滋味,道:“老臣惭愧。爵爷的行书青出于蓝,潇洒不羁,其风骨远胜老臣数倍,若非他英年早逝,想必在书法上也可自成一派。”
裴长淮微笑道:“当日我问老师,愿不愿意用曼娘的命换自己的前程,您没有辜负从隽的敬意,也不曾令本侯失望。安置好曼娘,此事就算了了。起身罢。”
“谢侯爷。”
陈文正用袖子抹了抹眼角的泪水,颤颤巍巍从地上站起来。
仆人将陈文正送出府去,紧接着军营里的士兵来报,北营武陵军一切准备妥当,只待侯爷明日去点兵。
裴长淮闭上眼,想到届时又会见到赵昀,真的头痛不已。
这时,一个小毛头晃荡着手里的玉铃铛,叮叮当当响了一路,蹦蹦跳跳地进到书房中。
奶娘在后紧跟着,忙揽住他的腰,低声劝道:“我的小祖宗,侯爷正忙公务,咱们去别处玩,好不好?”
士兵一回身,见那小孩儿穿浅碧色貂袄,头顶锦皮小帽,粉雕玉琢,当真可爱极了。
正是侯府二公子裴行的遗腹子,裴元劭。
裴长淮见了他,眼里淌出温柔意,道:“无妨。元劭,过来。”
元劭喊着:“三叔。”
裴长淮让一干人退下,抱起元劭,搁在自己的腿上。
元劭让裴长淮看他的玉铃铛,晃出清脆的响声,又搂着他的颈子,说:“三叔,送……恩……送给你,挂、挂在身上……唔……我就能听见,三叔,回家。”
像他这么大的孩子,已经可以诵诗认字了,但元劭说话还磕磕绊绊的,很不伶俐。
不过裴长淮很耐心地听他一字一句说完,然后点头道:“好。”
元劭眼儿一弯,贴贴裴长淮的脸颊,垂眼时又注意到他颈间有些猩红的痕迹。
他用小指头摸了摸,道:“三叔,这里,这里。”
元劭不太会表达自己看到的东西,越发焦急。
裴长淮愣着摸了摸颈间的皮肤,反应过来,是赵昀留下的杰作。他眼里一沉,但面对元劭还在淡淡地笑着。
“没事,狗咬的。”
第11章 侠少年(二)
大梁直隶属皇帝的军营分东南西北四营,其中以北营武陵军为首,兵力最盛,单单一个营就有两万数,将士们又配备铁甲利兵、良驹战车,战斗力彪悍威猛,素有“虎狼雄师”的美誉。
当年老侯爷裴承景陪先皇从潜邸杀将出来,护着先皇荣登大宝,全凭这支百战百胜的武陵军。
这天刚蒙蒙亮,北营中三千精兵皆列阵在校场,一片明光铠甲如满地银雪,静时如巍峨的山,动时如奔腾的风。
旌旗猎猎,气势汹汹。
裴长淮身穿银白轻甲,肩披火焰披风,未戴头盔,鬓角编着辫,将稍短的头发一丝不苟地束入红翎冠中,一贯清俊的面容多了几分如霜如雪的锐利。
他骑着骏马走过万军丛中,将士们皆握拳按在心脏处,垂首致敬。
火头营的士兵本与此事沾不上边儿,不过有两个在厨房做事的杂役早就想瞻仰瞻仰正则侯的神威,忙里偷闲,就跑到校场放兵器的架子后方,遥遥望了一眼。
尽管隔得太远,看不太真切,但杂役也能瞧出正则侯气质如芝兰玉树,不禁叹道:“果真是神仙人物,可哪日真到了战场上,长这个样子,怕不是要给敌人看轻。”
“岂不更好?战场上最忌轻敌。”另一个杂役哼笑道,“你知道么,六年前在走马川上,老侯爷以及两位少将军相继战死,裴家上下就剩了一个裴三郎承袭爵位。他不想父兄在武陵军的大权落到别人手上,就去请示圣上,想要接掌武陵军……”
那杂役回道:“武陵军本就是老侯爷所创,交给小侯爷,名正言顺。”
另一个杂役继续道:“名正言顺?你以为军中那些个老将是好惹的么?从前老侯爷在时,他们还有三分忌惮,待他去世以后,谁都想争夺主帅一位。”
“哎,这倒是。谁也不想一辈子待在别人手下做事。特别是小侯爷,还这么年轻,那些老将军肯定不愿意被他欺压一头。不过,不愿意又有什么用?最后接掌武陵军的还是小侯爷。”
“要么说千万不要轻敌呢。从前人人都说,老侯爷有三个儿子,其中就数三郎最不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