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715)
于是,队伍的成型是这样的:成康帝身边,有两个人,他最信任的大总管,魏潇,魏公公。
而另一边则是平南王赵仁河。
身后跟着的是自己的九儿子,昭亲王,李钊,板着脸,跟这个时候的气候一样冷。
然后是周围围了两圈的便衣禁军,贴近这个圈子的是便衣的御林军。
外围有暗中保护的暗卫,还有身后跟着的便衣内宦,以及几个婆子,几个打扮成丫鬟的宫娥。
赵仁河指着一盏走马灯,跟成康帝介绍:“看,走马灯!”
“这个,有什么不同么?”成康帝看了看,这盏走马灯,做工精致,上头的绘画也很不错。
“走马灯在秦汉时期啊,称为蟠螭灯、在唐朝呢,叫仙音烛和转鹭灯、到了宋朝啊,就叫马骑灯了,乃是一种特色灯具,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使用。具体的原理很简单,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你是说,这灯在秦汉时期就有了?”成康帝吃惊不小:“朕……真以为是宋朝之后才有的走马灯。”
“不是哦!”赵仁河是正儿八经看过“中华灯笼展”的人,而且不止一次:“晚辈一开始也是您这样认为的,但是查阅了汉朝的《西京杂记》里,就有走马灯的记载。”
“是吗?”成康帝让魏潇记下来:“回宫找一找这本书。”
看来他是要看一看才会心服口服。
“由于走马灯仿佛几个人在你追我赶,也用来比喻来往穿梭不停的事物。”赵仁河又压低声音道:“听说在东瀛传统文学中,走马灯是夏季的季语。”
他提到东瀛,成康帝就恢复了一个帝皇的角色:“如果明年没有十倍进贡,你只管出兵讨伐就是,朕给你做主了。”
赵仁河立刻就乐了,上前跟摆放走马灯的摊位摊主猜谜语,他猜中了走马灯上悬挂的灯谜,这走马灯就是他的了,他不拎着,而是转手给了成康帝:“这是晚辈孝敬您的!”
成康帝真的提着这个灯笼走了挺远呢!
李钊看了看,从成康帝身后伸出手:“儿子替您提着,怪沉的。”
这灯笼做的非常精致,但是精致就意味着很大,很沉,看着漂亮其实全都是真材实料。
“好,你提着。”成康帝将灯笼杆儿交给了李钊。
前头赵仁河又找到了一个好玩的东西:“快点过来,这里竟然有捏面人的,我们一人捏一个,不,一人捏俩。”他兴奋的跟捏面人的手艺人道:“给我捏个孙猴子造型的。”
第368章 后宫大换血
当然,他这个要求,被李钊无情的拒绝了:“按照我们现在的模样,捏!”
成康帝乐的不得了。
“您今日出门是赶上了,前头就有走百病的地方,我们去走走。”赵仁河捏完了面人还有事儿,他说话一套套的:“正月十三上新灯、正月十四新春亮、正月十五元宵夜、正月十六走百病,我们也去走走百病,今年都要健健康康的啊!”
有赵仁河在,就不愁不热闹,一大群人拎着个花灯,跟人去走百病,还去内城门口摸了城门钉,据说摸了城门钉之后,人就会健健康康的像城门钉子一样坚固。
以至于,城门钉被众人摸的都发亮了。
城门口聚集的人很多,五城兵马司的人算是倒了血霉了,这些都是达官显贵,谁都得罪不起,又不敢掉以轻心,忙活了一身汗出来。
成康帝也被赵仁河挤着去抹了一把门钉,摸完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还真是头一次这么干。”
“您要是能让人摸一摸家里大门上的门钉,那可真是……。”赵仁河挤眼睛,小声的跟成康帝道:“皇恩浩荡啊!”
“明年,明年一定!”成康帝想象了一下,皇宫门口,皇亲国戚们这样的摸大门钉子,顿时就笑的乐不可支了起来。
或许是很开心的关系,赵仁河还拉着成康帝跟李钊父子俩,去吃了炸元宵,还买了冰糖葫芦,更是在送成康帝回去的时候,给他买了两只卤鹅拎着:“出来一趟,不能空手回去。”
这一晚,成康帝心情好好的回了宫,但是等他走了之后,赵仁河揉了揉自己的脸:“都要笑僵了。”
“以后不用理他。”李钊心疼的看着他:“我们光明正大的争。”
“我知道。”赵仁河根本没听进去。
俩人回到昭亲王府,洗漱过后,刚要就寝,赵仁河就道:“你去书房水,或者我回我那个院子里睡,再来一次突然袭击,我们就惨了,被堵被窝什么的,简直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