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161)
“乖啊,小孩子不错,你那媳妇儿我也不说了,你好好修一下内围。”赵兴这老头儿说话不留口德:“这庶子都比你出息。”
“是,是!”赵希伊乐了:“我儿子比我出息,侄儿应该高兴才对。”
赵兴见赵希伊规矩礼数都不缺,就住了下来,第一天没干什么,就是收拾东西了。
第二天老头儿用了一天的时间看自己的授课之所。
第三天才看学生。
赵仁河挺胸腆肚的带着自己的十二月,以及六个少年,站在老头儿跟前:“这些都是陪着侄孙上课的人,您老费心了。”
“嗯,我明白了,这样吧,先来拜见至圣先师。”赵兴是一个很老派的老学究,第一天没有给赵仁河他们上课,而是带着他们给至圣先师孔子像,行礼祭拜了一番,然后是亚圣孟子像,又是一番祭拜。
拜的一众小孩儿晕头涨脑。
最后才问他们,都学了些什么?
“三百千都学过了,字认得差不多。”赵仁河道:“还有孝经也会背诵。”
倒是没说细细研究过这种话。
赵兴摸了摸胡须,告诉赵仁河一个惊人的事实。
入学年龄大概在六七岁,赵仁河已经是挂车尾了。
开始学的是启蒙识字教育,约一二年结束。
然后是读书教育,约三五年,在此期间要去学堂,跟人一起上课才行。
然后是作文教育,约五至八年,在此期间要熟悉所有经典,并且选择一门课外技能,那就是《君子六艺》!
最后是八股文,因为这是参加科举考试必用的内容。
这么加加减减下来,三十岁之前能考上进士的都是尖子生!
所以说,赵希伊能在三十之前中了进士,在平南王府里都是数得上号的,要不是平南王府非要让他进入军中担任官职,他的确是有可能在文臣的道路上,走的比别人早一些。
“我给尔等启蒙,就定下二年之约,二年一到,出孝之后,我就离开此地了,你们要珍惜学习的时光。”老头儿摸着胡子,语重心长的道:“我知大宅内生存并不那么容易,既然河少爷说要你们跟着一起上学,那就是给你们机会,好好的学,日后受用无穷。”
“是!”不管大小,孩子们都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
这是老头儿刚教导他们如何行礼的学习下,一个个都用这个姿势拜过至圣亚圣,日后他们就要学习孔孟之道了。
虽然学过三百千了,但是老头儿还是从头教导。
有老头儿的教导,跟李奶娘还不一样,老头儿会给他们将其中的意思说明白,李奶娘那会儿只是大概说一下,没有详细的讲过。
学完《三字经》之后啊,赵仁河的舅舅就来看他们了,因为过几日就是中秋节,他这位舅舅带了一马车的东西,号称是送给妹子跟他大外甥的节礼。
恰好那一日,学堂休息,老头儿规定,每一旬,有一天休息,就是每个月的十日、二十日和三十日。
据说朝廷官员也是如此休沐。
而这一天,亲舅舅来了,赵仁河赶紧派人迎进来:“舅舅!”
赵仁河扑过去,抱着舅舅的……大腿,他身高不够,本来想抱腰来着。
目测他这舅舅身高起码两米,健壮,结实,怪不得他能在战斗中活下来,还能攒这么多军功,让自己升迁,以一个渔家小子的出身,能当上八品的总旗。
“哎!”海福龙一把将外甥抱了起来:“上次来的匆忙,都没给你跟你娘带东西,过几日就是中秋了,给你俩带点好玩的。”
“舅舅。”赵仁河趴在他耳边小声的道:“我们私下里叫可以,但是别被外人听到,规矩不好,会被罚。我都是偷偷地喊我姨娘做娘,外人面前都叫姨娘,至今没有被发现!”
海福龙目光深邃的看了一眼怀里坏笑着的外甥:“是吗?”
深宅后院这点事情,这些日子他也尽量打听了,虽然一个大男人打听着这些事情有些让人看不懂,但是他的理由也很充分,要找个媳妇儿,当然要多方打探,何况他手下也有斥候,打听一点小道消息,还是可以的,这不,他就明白了很多。
更知道妹子的不容易。
一些忌讳他也知道了。
没想到,外甥这么小,竟然这么懂事。
还跟他咬耳朵,小小的一个人儿,轻飘飘的,肯定是被正室夫人不待见,或许还有吃不饱的时候。
“是啊,以后我喊您海总旗,您叫我小河就行。”赵仁河继续道:“当着我娘的面也是如此,没人的时候,我们三个,就可以放松了,有人可不行,府里规矩大。”
他倒是没说,这府里的规矩,只能管府里的人,他这亲舅舅分明不在规矩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