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家开农场+番外(46)

作者:闲倚枝

围观的人在心里飞快地算了起来,平日里镇上卖的香油差不多一斤也就二十多块。

小老板的东西是好,可也真是贵,五元一两那就五十一斤了。

就几秒的时间,有些人算清楚后有些心疼,可闻着往鼻子里钻的这味,偏偏就舍不得走。

常买溪山村菜的人已经习惯了这种价格,排在最前面的人就是,直接道:“不回去了,小老板直接给我装一斤,算上瓶子一共多少钱?有支付二维码不?”

前几年上学回来的时候还很少看见二维码呢,不过这次回来曲迟才发现时代变化的快速。

用现金的人变成了极少数,别说各个店铺里,就连街边卖水果的还有菜市场卖菜的,几乎每个摊位边都放着一个二维码。

曲迟在菜市场卖菜的时候意识到这点了,这回当然也准备了。

“二维码忘记拿出来了,一共五十二元。”曲迟笑了笑,从旁边拿出早就打印好还塑封的二维码,放在桌面上。

玻璃瓶是在市里批发来的,曲迟还挑选的质量比较好,批发价都一块,拿回来后又高温消毒。

玻璃瓶摆放在称上,澄澈的新鲜榨出的香油,沿着勺子慢慢流入玻璃瓶中,称上的数字也在不断变化。

曲迟和秦时面前排成两队,围观的人看着他们稳稳当当的手臂,连半点香油都没洒落在外面,还夸了两句。

不愧是正年轻的小伙子,手上就是有劲。

排队的人等着香油,还想着别的:“小老板,我可听说你家还收了一亩花生,什么时候榨花生油给我们说一声,我提前来排队。”

“花生还要晒干,离榨油还早着呢,到时候我提前两天在油坊上贴个通知,你们自己拿着油壶来就成了。”

“最近每天来这里看一眼了可就多了。”有人笑道。

“倒也不至于,我家就种了一亩芝麻和一亩花生,今天这芝麻油榨完了,我们村里还有不少家过来榨油的,大家要是感兴趣也可以过来买点。”

“行嘞,没买到小老板的,你们村里别家的也成。”

“要论味道,还是小老板家的好,尤其是这几天新出的玉米,味道简直太棒了,不软不硬,甜得很,尤其是用来煲汤,连肉都变好吃了。”

“前面的,买到玉米的别买香油了,我这天天早上去排队,连个玉米须子都没买到,这香油就行行好让给我点。”

“哎,还能这样啊。买东西这事是各凭本事,买不到只能怨你来得太晚了。”

队伍里吵吵闹闹,不过没人真的动气。

曲迟听着满脸微笑,虽说在村里生活没有大城市那么方便,可就是这种相处让人喜欢。

不少买到香油的人也没有离开,就坐在附近和大家插科打诨,还不断有人被香味或者人群吸引过来。

没多久,一个卖小吃摊被推到了路边,里面两个锅,一锅里面装着卤菜,一锅里是做好的柠檬鸡爪。

曲迟有点印象,这人平时是在镇上大型超市门口前售卖的,估计是在去超市的路上经过这里。

还有附近几家开早餐店的,见到这场面,手里端着筐,里面装着油条豆浆包子等过来了,直接当场售卖。

不少人顺着香味过来后又排队,连早餐都没吃,见到后肚子咕噜噜响起来提醒他们了,还真买了不少。

尝到甜头的几家店都高兴着呢,希望榨油坊继续这么热闹下去。

只是这天曲迟家的芝麻榨完,改天就换成村里的其他人了,虽然还是有不少人会来买,也不会出现这样热闹的情况了。

想要有下回,还要等曲迟榨花生等时候。

忙活到深夜里关门,后院里还有挥之不去的香油味,还有每个人的衣服头发,不洗个几遍根本别想去掉。

忙碌了一天,晚饭就简简单单了,从超市里买的专门做凉面的面条,下面煮到九成熟。捞出来后在凉水里过一遍,防止放久了粘在一起。

煮面条的时候料汁也就准备好了,剥好的大蒜剁成蒜末,再加上辣椒粉和今天处理的熟芝麻,放点切成圈的小米辣,一份沸腾的热油浇上去,喷喷香。

再往里面加上两勺生抽和两勺醋,一点白糖和一点盐拌匀。

料汁均匀地分成四碗,再将煮好过凉的面条放入其中,再往上面放好黄瓜丝和炒香的花生米,还没有拌好口水就在嘴里分泌出来了。

灯光伴随着明亮的月光笼罩着院子,四个人坐在桌子边抱着一盆面条,呼啦啦先吃上几口,又酸又辣,还半点都不腻。

“迟迟,你在家天天吃这么好,竟然还半点没胖。”张云吃完后仔细瞅着儿子,没胖归没胖,脸色红润有光泽,比以前健康多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