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空念(132)
戏世者躬身折腰,难补山河金瓯,枯荣不复。
·
年年冬至到除夕,汴京大雪蔽空。
九霄云外振翅来,融至九泉之下,只当初见,不留人间。
李阜批完奏折,在谢几辰告退后又提笔蘸墨,笔锋悬停良久,只一滴墨汁落在纸上晕开,他似在出神,没有换纸也没有续笔,低声问道:“今朝无言以对,兄长不会怪朕吧?”
李阜是先帝长子,往上并无兄姊,内侍皆垂目屏息不敢答,见他折起纸后叹了口气,墨迹未干便投了炭炉,起身传人前去叩仙台。
一路白雪落处,似白驹扫尾,飘洒喧闹后落地凄凉,十方塔孑然立在雪中,只一道朦胧的影子,檐角塔铃都结成了冰锥。
偌大的宫殿,漆黑幽深,像一只吃人的兽,又于不知不觉间将往来人销解得面目全非,李阜由侍者扶下轿撵,孤身回望巍巍宫城,才恍然想到——他已经在这里住了很久了。
沧海日暮,弹剑酬歌。
岁华已去,而少年忘归,无人相和。
当年召孟棠时来叩仙台任命,赵西楼从少年的笑容里看到的是姜泊笙,李阜却隔着数载渺茫岁月,追忆起另外一个人,同样心怀赤忱,远志千里,韶光如他朗朗不熄。
又一年北地朔风过境,霜雪满城。
冬至了。
作者有话要说:开头伪文言文,没找参考自己蒙头编的,格式别较真,方便读懂就好。
之前他们结尾仓促,还是添一段解释一下前面的旧事。
姜泊笙说的对,孟槐序太倔了,他不肯和李阜落到互相猜疑的地步,所以在李阜想杀他之前设计护驾身亡,消了疑虑留个好名声,还让李阜不得不善待他儿子。
严禹岸:厉害厉害
孟槐序:哪里哪里,还是我老婆厉害,换别人都会被抓到。
谢几辰:那我们楼主厉害
孟槐序:哪里哪里,是我逼的他,不然他都舍不得对我动手。
姜泊笙:?死鬼就闭嘴好吗
☆、番外·担风袖月
汴京官道往西走二十里的分叉口有处茶舍,到这就得选南北岔路过,不能再往西走了。
那西边是片山,藏峰纳势风水好,好几处都被买下来修了陵园,多半葬的还是京中有头有脸的人物。
占着这么块风水宝地,这茶舍掌柜也惯会审时度势,每逢清明中元才正经开张一回,平时都只能叫茶水摊子,拿面和干粮随便打发那些没油水的过路客,一点茶叶渣子晒晒还能泡一壶。
十五刚过,雪还没停,今年似乎格外冷,小厮刚起来就围在炉火边不肯挪地儿,和他缩在一块儿烤火的厨子拍拍他肩膀,“得开门了吧?”
“这个天哪有什么客人。”
小厮把手揣在袖子里,“要去你去。”
厨子眯着眼往钻风的门缝瞧了瞧,外头雪白雪白的,冷得渗人,也摇摇头道:“算了,才过完年,掌柜的这几天应该不会过来。”
他刚准备找点皮布把那门缝堵上,就听外面传来点铜铃声,小厮睁大眼,连忙过来帮厨子把门打开,随着悠扬铃音远道渐渐显出一辆马车的影子。
拉车的是匹健硕的黑马,在雪地里走得稳稳当当,似乎主人家也不着急赶路,由着它不急不缓地踏过来。
小厮从炉上把烧开的水壶提下来,那马车也停了,帘子掀开,出来个黑衣男人。
“劳烦添壶热水,”他拿出个布包,又把缰绳递给小厮,“再给它喂些草料。”
是个高大胡人,模样俊朗身上却一股子煞气,看着很不好惹,小厮和厨子对视一眼,低头诺诺应了。
那布套里取出一只白瓷壶,轻得很,薄胎暗花,没一丝杂色,该是御窑难得一见的甜白釉。
小厮年纪轻,却在此迎来送往多年,也是个识货的,趁厨子添水的空档,又去瞧那只似雪似玉的壶,水汽一蒸,薄到几乎透亮,好似隔着壶壁都能闻见里面茶叶清香。
小厮心里已对来客有了打量,把布套重新包好,小心翼翼地捧着过去:“大人,进屋歇脚吧,外头冷。”
男人扔过来一锭银子,眼神示意他看好马车,“有劳,我们上山去。”
他转身的时候撑起伞,从马车里牵出一个人,那人被狐裘裹得严严实实,面容隐在伞下,白袍和雪幕相映难分,偏生招人窥探,小厮忍不住侧过头瞟了一眼,却被刚才那男人察觉了,他连忙藏起眼神,搓了搓手又上前道:“大人,山上下着雪,路滑不好走,不如进来歇会儿,我们把石阶清一清再去?”
“多谢。”墨竹伞骨轻抬,露出雪中人眉眼。
惊鸿照影。
那双眼干干净净的,目光一触即分,带着转瞬消散的笑意,像个雪中梦境般,缥缈空幻,又似是洞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