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龙+番外(412)
“阿大,肉哪里来的?”我问爹。
爹没说话,娘没说话,弟弟妹妹没说话,所有人都保持着沉默。
只有那个最小的弟弟不见了。
有了第一个孩子,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我们家有六个孩子,看就看谁的身体最先熬不住,就拿出去换别家的孩子。
我没杀过人,这种事情都是爹在做,或许他也不是杀人,他只是在处理尸体,那些挂在房梁上的肉块,让我每每见到都十分眼馋地流口水。
我太饿了,饿到只要是能吃进嘴里的都可以接受,饿到可以毫无负担地吃下每一块肉。
只是因为这不是我的兄弟姐妹,他们和我也没有关系。
六个孩子,最后只剩下我一个。
我应该庆幸自己的命还算硬,居然撑到了最后。
然而还是没用,我爹把我换给了隔壁村的老光棍,只是为了换一袋米。
老光棍只是要一个媳妇,可是我不想去,我趁着他脱裤子的时机,用板凳将他打晕逃了出去。
我不知道往哪里跑,哪里都是荒芜的黄土,唯一记得的就是去州府的官道,我顺着官道走了很久,终于看到了人影。
那是一个骑着白马的少年,我瑟缩地站在路边,他原本应该打马经过就此离开,可是偏偏鬼使神差地看了我一眼。
“喂,”他调转马头问我,“你是陇西的灾民吗?”
他把我弄在运送粮草的车上,带我进了州府的大城。
他住着很大的房子,还让人带我洗漱干净,穿好新衣服,最后让我吃了一顿饱饭。
“喂,你怎么不吃肉?”
他总是有很多问题,可是我当时不知为什么,就是说不出话来。
“捡到你的时候是傍晚,那就叫你暮云吧。”
第202章 番外:妙法莲华
“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杨护跪坐在蒲团上迷迷糊糊打着盹,师父看他实在太困了,摸摸他光溜溜的小脑袋笑道:“莲华,既如此,你先回去睡吧。”
也就是这个时候,杨护才惊觉自己不叫杨护了。
他剃了头,受了戒,就成了小和尚莲华,跟着老和尚妙通一起守着一间普通的寺庙。
庙里的东西其实很少,只有几口薄田种下来勉强度日,所幸老和尚功德不错,也有不少人时常来添续香火,更有不少农家送来各类柴米,他们也算过上了温饱的生活。
老和尚喜欢去外面捡孤儿,莲华就是这样被捡回来的,现在他每天早上和老和尚念完经,就会跟着他走街串巷,要么化缘,要么看看哪里有可怜的小孩,就跟着捡回庙里。
庙里很快就有了十多个孩子,莲华就成了这些小豆丁们的老大。他会读书,懂得也多,老和尚很疼爱他,始终把他当做接班人培养。
可是问起莲华的身世,他又什么都不肯说,老和尚也知道这样细皮嫩肉又懂得诗书的孩子一定出自富贵之家,流落民间,只能说明莲华家里发生了一些很不好的事情。
可究竟是什么事,又不好到什么程度,老和尚也不想深究,以富贵之身,遭受飞来横祸的人家并不少,老和尚看这孩子有慧根,也不愿见他受苦,这才带他入空门,并不是对这孩子有所求,故而不深究,也是希望这孩子能忘却痛苦的过去。
莲华很喜欢这样的生活,虽然比不上以前在王府的日子,但至少不用颠沛流离的逃命,不用每天都担心是否会有人追杀,还能念念佛经吃吃素斋,带着一群小豆丁种地放羊。
如果母后当年带他逃亡,是希望他能够好好的生活,莲花想,也许这样的日子,正是母后所期待的平静的生活。
老和尚并没有强求他们每个人都要当和尚,许多人慢慢长大,自己出去成家立业,只有少数几个孩子一直留在了和尚身边,可惜老和尚年龄大了,没过多少年也圆寂了。
守护这座庙,照顾孤儿,都是莲华对老和尚的承诺,他日日诵读佛经,以求功德圆满,做善行,度苦厄,是他自己的选择。
老和尚死后,他把庙交给师弟,独自一人去了京城。
父王曾教他君子言出必行,一言九鼎,所以他平时很少说话,但说了就要做到,而这一次他要做的是从父母身上就传下来的承诺。
一个或许连当事人都忘了的承诺,莲华在庙里的日日夜夜,除了诵经之外,就是复习那些南华君曾经教给他的法术,尽管那些法术很可能只是一知半解的皮毛,但他也希望日后能够用上,不至于到了关键时候才悔恨所学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