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七零年代+番外(730)

作者:缓归矣

  多干脆啊,许清嘉觉得和她爸交流就是爽快。

  第232章 第二百三十二章

  拜过山头, 接下来便是忙正事,鲍副主任通过民政相关部门要来当地伤残人员名单, 筛选出一批年龄合适身体条件也允许的人员,随后登门造访。

  结果,并不乐观,对方防贼似的看着他们, 彷佛他们是一群坑蒙拐骗的。

  许清嘉:“……”

  他们不得不联系民政部门,对方又安排了街道办事员陪伴,才算是消除了人家的戒备心。

  然而之后的交流并不愉快, 老一辈对解放前的彩票乱象有阴影,年轻一辈从来没接触过。一听要自己拿钱租店面装修还没工资就打退堂鼓,觉得有风险。

  让他们在网点上班领固定工资, 他们乐意,掏钱投资享受利润分成,并不乐意。

  这是人间常情,要不为什么不少国企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工人还是舍不得扔掉铁饭碗下海。做生意的风险和未知并非人人都能接受。

  第一个吃螃蟹的需要勇气, 强求不得,只能尽量说服, 说服不通那就换下一个。

  鲍主任坐镇后方, 许清嘉四人则分成了两组,一男一女一老一新的搭配。

  许清嘉和徐哥这边经过一周的努力, 收获为零。

  许清嘉有些沮丧。

  和她一组的徐哥笑了笑, 拧开盖子喝了一口水, “如果把门槛放低一点,都不用我们出来,就有人主动找上门来了。”

  许清嘉笑了笑没说话,知道徐哥指的是不局限于残障人士,身体的缺憾多多少少会令他们生活比常人艰难一些,也就更加的小心谨慎,他们的生活经不起折腾了。

  徐哥拧上盖子,“走吧。”

  接下来他们要拜访的是一位在越战中因为地雷失去一条腿的复员军人葛红军,他退伍后被安排在当地一家企业,今年五月份企业破产,他也就没了工作。

  陪同的街道人员小王介绍着葛红军的情况,“……目前他在巷子口支了个摊子,卖点七零八碎的小东西。”

  说话间,就看见了葛红军,三十来岁的男人,中等身材,脸上透着被岁月侵蚀过的痕迹,坐在一块放满了零碎小东西的门板后面。

  “老葛。”小王打招呼,看模样两人颇为熟稔。寒暄过后,小王介绍了徐哥和许清嘉,说了下大概的情况。

  “你看,这里说话也不方便,咱们回家细说。”小王建议,他觉得这个啥彩票网点的可以试试看,所以极力想促成。

  葛红军皱了皱眉头,喊了旁边的大爷帮他看着摊子,捞起旁边的金属拐杖站了起来。

  望着他空荡荡的左小腿,许清嘉嗓子眼有些堵。

  葛红军的家是一座平房,两个屋,一间烧饭吃饭,一间住人。

  一进门,小王就抢先去倒水,家里没茶,只能倒了两碗白开水。

  许清嘉结果豁了口子的碗,道了一声谢。

  瞧她并无嫌弃之色,小王有些拘谨的笑了笑。

  徐哥把水碗放在桌子上,说明来意。

  半响,葛红军舔了舔牙齿,“我没钱。”

  徐哥,“钱这方面我们可以垫付装修费以及一年的租金,根据你之后的销售额在你的利润分成里按月扣除。”经济上的困难他们也考虑到了。相当于给一年的时间,一年都赚不到钱,那么这个网点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这也就是第一批才有这么好的待遇,等打开市场之后,申请加盟的人多了,就得实行能者上的政策。

  葛红军眉头紧皱,“那我要是没赚到钱,还不上钱怎么办?

  徐哥笑了下,“我们需要您提供一定的抵押物,通过银行签署一份协议,其实就跟银行贷款似的,不过我们不收利息。”这是他们的小人之心,怕一些人想着亏了,自个儿也没损失就不认真干,糟践钱和机会。

  也是因此,把人给吓走了。

  要不然一点风险都没有,怎么可能至今都没人愿意试一试。

  葛红军心想就说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你们每家店每个月的平均营业额多少?”

  徐哥一时想不起来,去看许清嘉。

  许清嘉接上话,“5300,按照5%的提成点来算就是265块。”又道,“抛开营不足半年的网点,最高的一个网点一个月的销售额高达17200,最低的是2920。一般而言新网点销售额都比较低,大概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进入成熟稳定期。”

  小王在心里算了算就在边上道,“那不是最差的一个月也有一百来块钱的利润。”

缓归矣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