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穿之懒皇帝+番外(273)
还是要有亲生的孩子才亲。
“儿子和儿媳妇会生小孙孙的。”太上皇后安慰上皇,也安慰自己。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太上皇后用过早膳后,等着儿媳妇把宫务忙乎好,儿子去前面谈事的功夫,她领着儿媳妇进到她拜送子观音娘娘的地方。
婆媳俩认真、虔诚、仔细的上香,大礼参拜,太上皇后领着儿媳妇出来,做到偏殿里,表情严肃又叹息的讲述皇家秘事。
从太=祖皇帝被“黄袍加身”到他“杯酒释兵权”;再到昭宪太后喜爱小儿子,太=祖皇帝答应从宣祖皇帝这一辈开始序齿,写族谱;再到太=祖皇帝突然去世,即位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
太上皇后把她认为儿媳妇应该知道的,都一五一十的告诉她。儿子心大,又从没有这些小计较。万一真的有那么一天,她只能是把希望寄托在儿媳妇的身上。
不管当年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之间有什么隐情,也不管当年太宗皇帝去世后为何太=祖皇帝的儿子没有即位成功,更不管这些年来两枝人的明争暗斗,以及当年官家没有出生前他们因为选择嗣子而产生的更多的纠葛。
总之,他们作为父母,她和上皇的意思是一致的,你们小两口能有皇子最好,没有也是天意,不要和他们当年那般折腾,多思多虑的,无心过日子不说,还把身体折腾坏了。
至于你们将来的继承人,真到了那一步,这两枝不管那一枝都行,也不管血脉远近,选几个看着身体好,没有记事儿又无父无母的抱过来养着,将来挑一个懂得感恩,人孝顺的就行。
安静的听完了这个长长的皇家故事,心里头惊涛骇浪的圣人,听到太上皇后分析将来他们若是没有孩子要做的安排,当下就被吓得面色发白。
还没有经历过很多人情世事的她,其实也不懂得男子对于宗族血脉的追求。但是她知道已经致仕养老的老范大人他以前不姓范。他的继父把他养大,照顾他读书成人,可是他还是回到没有养他一天的范氏宗族,改回了范姓。
她知道按照世人的标准,老范大人没有做错,老范大人继父的家族永远不会接纳他,他也把他继父的亲生子很好的照顾了,称得上懂得感恩,孝顺的人。可是她不敢想象,若是他们选的嗣子将来要认亲生父亲,致官家和她于何地?
当然,她也知道官家不在乎这些身后事,知道继子和嗣子不一样。可是她在乎,她害怕。
怕将来的嗣子碍于“规矩礼制”一定把她和官家分开安葬;怕将来养子不成反成仇,没人给他们烧香送钱--官家大大咧咧的性子,如何能在地府做了穷人?
更何况,世人也在乎。万一真的发生那样的事儿,将会在朝野上下引发怎样的动荡?这不是老范大人的家事可比的。
太上皇后发现儿媳妇已经稍稍领悟了其中的关键,长长的叹了口气,安慰道:“别怕。我们做自己该做的,尽人事,听天命。你看上天这不是可怜我和你阿翁,把官家送来了。”
圣人缓了缓面色,心神恍惚地回到寝殿。太上皇后的安慰不光没有安慰到她,反而让她更害怕。
官家这样的人物,上天就是想再派一个下来,估计也找不到第二个。
她坐在官家的软椅子上,对着窗外抽芽的草木呆呆的发愣了一会儿,猛地回过神来。看了看时辰,快到午休时间了。
简单的洗漱后脱了外衣,让宫人都退下,圣人把她出嫁的时候母亲送她的“压箱底小书本”找了出来,躺在床上仔仔细细的研究。
虽然当年她的亲娘因为生产元气大伤,虽然阿姑到了岁数很大才在送子观音娘娘的恩赐下有了官家,可是民间不是有很多生了七八个子女还身体很好的女子吗?她也可以的。
圣人在心里不断地给自己打气,忍住心里的害羞拿出练功练琴的专心致志,特用功的研究“秘籍”,官家梳洗好后进到寝室,钻进小被窝她也没有抬头。
等到被小媳妇书本中的内容惊到的官家把书本轻轻的抽走,圣人惊醒过来,两个人四目相对。
······
反应过来的圣人当场羞的钻进被子里。
官家望着被卷成一个严严实实小隆包的薄被子和小媳妇露在外面的发丝,伸手把被子扯开,“倾倾乖,在被子里不好呼吸。”
突然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圣人恨不得钻到床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