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271)
一日,在给国君之子表演傀儡戏时,偃师因为心神不宁而出了错,那小皇子实在喜欢偃师的傀儡戏,见他突然出错,扰了兴致,当即便大发雷霆,让人把偃师押到了面前,问他为何不尽心表演。
偃师告诉小皇子自己因心绪不宁而出错,请求那小皇子恕罪,那小皇子听了便询问他为何会心绪不宁,偃师不敢隐瞒,便将看见画像一事告诉了小皇子。
那小皇子听了恍然道:“原来是这样,你看到的是我皇叔的画像,每月十五,父皇都会命人将皇叔的画像放到那阁楼里去,到第二日一早便又差人将画像撤走。”
小皇子说完又疑惑着喃了一声:“奇怪,放画像的时候阁楼四周都是有守卫的,你是如何能进入阁楼看到画像的呢?”
偃师听了心下一喜,这几日积压在心内的疑惑顿时烟消云散,顾不上细想,便连忙向那小皇子问道:“不知小殿下的皇叔如今在各处?”
小皇子听了脸色一变,立马将身边之人遣退,然后低声对偃师说道:“早就已经死了,我从来没有见过他,我父皇也从来不让人谈论他,要是让他听见了必定会大发雷霆,所以你以后还是不要再问了。”
偃师听了心下立马又失落了起来,一方面为不能亲眼见到那画中人儿惋惜,一方面为那少年英年早逝而惋惜。
之后的一段时间,偃师便留在东越国皇宫内教小皇子学习傀儡之术,同时又在皇宫内四处打探画中之人的过往,但正如那小皇子所说,皇宫内没有一个人愿意谈论那画上之人,但越是如此,偃师心中就越好奇,甚至逐渐疯魔了起来。
偃师在皇宫内四处打探,以金钱为诱,最后总算是从一些年老的宫人口中打听到了一些消息,知道了那画中之人名叫竹扬,是先皇次子,死于二十年前的夺位之乱中。
偃师听那些宫人说起竹扬生前的一些事迹,经由宫人之口,他的脑海中开始渐渐有了竹扬的模样,在他的脑海中,竹扬是一个天真无邪,才华横溢的少年,总是将他的笑声留在皇宫各处,他是这高墙深院内的一抹阳光,是飞翔在国都内的一只飞鸟,所到之处总是一片欢声笑语,因此他颇深受东越国上下喜爱。
偃师一遍又一遍地在脑海中想象着竹扬的样子,每想一次想起他的心里就会涌出一阵喜悦,之后缓缓变成惋惜,他为自己不能亲眼见到那个风华绝代的少年而感到遗憾。
转眼又到了十五,这一日夜间,偃师偷偷躲进了那间阁楼里,在阁楼内守了一夜,等到第二日一早,果然看见东越国国君身旁的宫人将那幅画拿进了阁楼挂在了架子上。
那些宫人放置好画像之后便离开了阁楼,偃师等那些人离开之后才从阁楼内走了出来,匆忙走到画像前将卷上的画像小心翼翼地打开。
画卷缓缓落下,偃师如愿以偿再一次见到了竹扬,这一次,他看画像的眼光与上一次已经有了不同,从好奇变成了欣喜,因为他已经对竹扬的过往有了一些了解,所以这一次,他们像是故人重逢,又像是久闻得见,但欣喜也只是暂时的,只要偃师一想到竹扬已经不在人世,他的心里便会生出一阵悲伤来。
偃师站在画前,伸手在画上抚摸了一下,仿佛触碰到了竹扬其人,不知是画中之人太过美好,还是偃师脑海中想象的那个人太美好,偃师此刻突然极度渴望着想要与竹扬见面,哪怕只是说一句话也好。
就在偃师看着画像入神时,阁楼的大门突然被人推开了,门外的侍卫和宫人一见到偃师站在画前立马惊了一下,随后侍卫们立马上前来擒住了偃师。
偃师来不及辩解便被侍卫押送到了国君面前,国君一听他擅闯阁楼,而且还打开了画像,当即怒不可遏,愤怒之下就要下旨处死偃师,幸好那位喜欢傀儡戏的小皇子也在国君身旁,一听国君有意处死偃师,便立马上前为偃师求了情。
国君听见小皇子为偃师求情,便缓缓冷静了下来,随后将处死偃师的念头打消,只是下令将偃师逐出了东越国。
偃师连行李都没来得及收拾便被皇宫里的侍卫送到了边境,随后被驱离了东越国。
离开东越国后,偃师便又开始云游了起来,但这一次他满心都是竹扬,日行夜歇脑海中都是竹扬的影子,久而久之,他便将竹扬当成了与之同行的一个伴侣,也因此失去了云游的方向。
不久之后,偃师偶然之下得到了一块千年古木,那是一块上好的制造傀儡的材料,从偃师看见那块古木开始,他的心里就起了一个念头:他要用那块古木制作一个与竹扬一样的傀儡,因为在他心中,除了竹扬,任何人都配不上这块古木,也只有这块千万年不朽的古木才配制作那个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