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舅爷(122)
“谈?”梁玄琛问。
念信的乃是阿芜,她两手一摊,“信里就写了这些,再没别的了,董太君没说要谈什么。想不到天家和民间的百姓也有一样的烦恼呀,十三爷,你说皇帝和皇后吵架,是什么样的?届时你可怎么劝说才好?不过夫妻吵架,大舅子总是劝和不劝离的,何况这是帝后。”
“劝和不劝离?”梁玄琛苦笑,想想自己的老母,觉得董太君多半是劝离不劝和的,因为她一心指望顾长风当自己的女婿,一见皇帝皇后闹翻,怕是那个心思又活络起来了。
梁玄琛接过信撕成碎片,拍拍手一身轻松,“不用理,权当咱们没收到过信。”
“啊?”
梁玄琛道:“我是知道我那个老母亲的,她是个唯恐天下不乱之人,至于我那六妹妹,她自己挑的夫君,她自己料理就是了,何须我来插手。”
常清河跑回营里和钦差吃了一顿饭,吹了一通牛,再往窑子里一送,后半夜他还骑着马回来了。坐在床沿上一身的酒气,梁玄琛边替他拔靴子慰藉他劳苦功高地出外应酬,边跟他说了自己的家事。
“今日喝酒,那钦差也语焉不详,神神秘秘地跟我说起了这事,都说当年梁家辅佐君王上位,如今天下已定,这是要学太-祖皇帝再将梁家一脚踢开了。偏生你那六妹妹是个暴脾气,还去栖霞寺闹着出家,这是给皇帝下不来台了。你可要让你家里上上下下仔细着点,怕是要闹出大动静来。”
常清河本来想说,梁玄琛当这个国舅爷,半点好处没捞上不说,自己这些年的家底都是靠着“木大官人”的名号攒起来的,皇后妹妹一点也没帮衬没提拔。要不以梁玄琛的本事,哪怕双目失明,要在朝廷里谋个一官半职也是易如反掌。
梁玄琛叹气:“六妹妹这个人我是知道的,论才学谋断,她一点也不输皇帝,偏偏生而为女子,非但要在后宫与别的女子争宠,如今还为的生育一事折损了自己的身体。如此想来,我还真想回京一趟,去栖霞寺看看她。”
常清河不成想,梁玄琛心里丝毫没责怪皇后妹妹,反倒是心疼人家,自己这边简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梁玄琛就是梁玄琛,任何时候都是胸怀坦荡的君子,当年哪怕自己不过是个小厮,他都能善待自己,如今对自己的家人,更加如此了。
梁玄琛说去就要去,常清河想陪着他,还被婉拒了。
“你陪着钦差吃饭吧,仕途也是要经营的,让人家逮着你一天到晚擅离职守总是不行。至于我这边,随便寻几个可心的小厮丫鬟陪着去就好,我这个皇后妹妹也不认识你,何必多此一举扯上关系。以后梁家获罪,说不定还得靠你出手相助,你一不小心成了皇后党羽,如何脱得了干系?”
常清河竟不知道他还存了这样的心思。
“当这个皇亲国戚,是不是随时准备好了一朝事发,要满门抄斩人头落地?”常清河问道。
梁玄琛道:“我爹是大将军,后来封了定北公爵,我从小在宫里进进出出,当年认识的叔叔伯伯及他们的子女,也都是与我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如今还在人世的不多了。”
常清河点点头,“难怪你不喜欢在朝廷里谋差事,宁肯当个名声不好听的商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挺器重你,好好干吧,他日梁家倒了,还靠你护佑呢。”
常清河握紧了他的手,算是一点承诺。
两人分道扬镳,梁玄琛回京城,到宫外栖霞寺安慰皇后妹妹去了,而常清河回去好好当他的龙虎卫指挥使大人,与朝廷来的钦差,地方上的巡抚都督们拉拢关系,建立友谊。
俗话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常清河几天没见梁玄琛,就格外思念,甚至动起了心思要写情书。
然而书到用时方恨少,没跟梁玄琛在一起时,闲暇之余他还能坚持不懈地读书,最近这一年多两人天天厮混在一起,哪有心思读书?至于吟诗作对,他本来就没那么好的文采,跟梁玄琛差了十万八千里,是以不肯贻笑大方,还是不写诗了。最后干巴巴地说了自己这边的近况,又问梁玄琛何日回来,与君一别,如隔三秋,甚是思念。
“甚是思念”四个字,算是承载了他所有的相思。
这一日终于送走钦差,甚至得了一首临别小诗,常清河自己品着也觉得尚可见人,便誊下来准备拿去给梁玄琛品品。李明堂进来,说是县城木家那边派人稍了口信过来,让他赶紧回去一趟。
“木十三爷从京城回来了?”常清河折好纸塞入袖中,正准备整理衣衫出门。
李明堂道:“说是你母亲和弟弟从嘉兴过来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