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记事(920)
燕山有点懵懂。
他的确是聪明,但有些事也一时间明白不过来。
顾瑾之笑着道:“因为你们兄弟睦爱啊。”
她又说了一遍。
燕山这才把因果联系起来。他开心笑着,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乳牙,说:“娘,孩儿知道了。孩儿以后对弟弟好。”
顾瑾之欣慰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燕山满心欢喜,去了外院。
顾瑾之用过了早膳,先去母亲那边逛了逛,只当活动筋骨,然后就回家,准备把祖父留下的那套药书再翻一遍。
她正看在聚精会神,二门上的小丫鬟进来说,有人拜访王妃。
*****
☆、第438节 故人来
“是谁啊?”顾瑾之随口问。
她没什么兴趣,故而手里的书并未放下。
从她进京到现在,拜访的人不少,她见过的却不多,因此落下了孤傲的名声,顾瑾之也不在意。
每日都有来客。有时候,来客身份贵重,小厮们也不敢拦,就照例来问顾瑾之。
“是个道士。他说,他是大少爷的义父……”小丫鬟道。
顾瑾之立马抬起了眼,反问:“是大少爷的义父?”
她好像生怕听错了。
小丫鬟对她这么反问有点奇怪,心里一紧,以为自己这趟跑错了,后面的低声都低了下去:“是……”
顾瑾之就笑,放下书站起身来,喊了丫鬟重新给她梳头更衣。
她又对那个小丫鬟道:“把林先生请到正堂,便说我马上就来。要好茶款待,林先生是大少爷的义父,是贵客。”
小丫鬟道是,连忙折身跑去了。
顾瑾之坐在妆台前,让丫鬟给她梳了个高髻,又让用上华丽的首饰。
她打扮得比较隆重。
只有申国公夫人姜氏来的时候,王妃才这么隆重。
丫鬟们便知道,王妃口里的林先生,果然是贵客。
****
这处宅子,是先帝当年亲自叫人修建的。
虽说是别馆,却比一般的簪缨侯门要显赫。
林翊跟着王府的小厮,慢步往正堂走去。
他穿着青布道袍,一头浓密的青丝,挽了支木钗。他眉头浓重,眼睛深邃明亮,面皮白皙。
一路上亭台楼阁,无不精致。
到了正堂,下人上了热茶,又端了茶点。
林翊端正坐着,并没有用茶。
他心情有点复杂。
快六年未见庐阳王夫妻。不知从前的情分还在不在。他离开庐州王府,去找他师傅的时候,燕山刚刚满周岁,如今已经七岁了,大约是不记得他的。
正乱七八糟想着,他听到了门口繁杂的脚步声。
一群人簇拥着一个高挑纤细的女子走了进来。
顾瑾之和六年前相比,容貌上没什么改变,只是身量微丰。
她穿着大红色遍地金褙子,缀了明晃晃的细长耳坠,头上戴了赤金红宝石发簪。在日光下褶褶生辉。
她小腹凸起得不太明显。林翊还是看在眼里。
他上前给顾瑾之行礼。然后说:“恭喜王妃……”
顾瑾之的手,就轻微放在自己的小腹上,笑着道:“多谢先生。一别六年,王爷和我到处找寻先生……”
“我知晓的。”林翊道。“前不久还有人在找我。我想着,应该是王爷的人。所以,我师傅除服后,我就登门了。”
顾瑾之一讶。
“令尊师他……”
“辞世已经三年整了。”林翊道,“生死轮回,王妃无需劝慰我。”
顾瑾之就没有再多言。
两人进了正堂。
下人重新换了热茶。
林翊这次来,是因为朱仲钧到处找他。他不知什么朱仲钧这边发生了何事,想着既然师傅已经除服,他也到尘世走一遭。就顺道来了。
如今见着顾瑾之身怀六甲,他还以为顾瑾之这胎又出现了问题。
他问顾瑾之:“王妃这胎,可安稳?”
顾瑾之又是一愣,而后就明白过来,笑道:“我们找您。并非因为我怀胎不稳。是燕山。我们多次跟他提及他的义父,燕山很想见见先生,尽尽孝道。”
林翊那平静不起丁点波澜的面容,也添了一抹笑意,道:“燕山他……他已经很大了吧?”
顾瑾之点点头,笑道:“他如今跟着师傅,在外院习武。我已经派人去叫他,先生稍等。”然后又问,“先生这几年可好?我们很挂念先生……”
“我很好……”林翊有点不好意思,他是不习惯顾瑾之这么直白的表达感情,故而不知道应该怎么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