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记事(722)
这些东西,宋盼儿看在眼里,根本没过心,唇角却堆满了笑。
身为母亲,她是不敢乱猜疑顾瑾之的。
可安排了回门,足见这桩婚事成功了。
上次的失踪,对顾瑾之的婚事没有影响,最开心非宋盼儿莫属。
才两天不见,她度日如年,只等顾瑾之回来团聚。
到了巳时,回门的尚未到,顾家众人却都来齐了。
大夫人、二夫人带着大奶奶、三奶奶、五姑娘、惜姐儿、怋姐儿先到的;而后,嫁到唐家的二姑娘顾玥之也到了;四姑娘顾珊之是最后才到的。
看到大夫人和二夫人,顾珊之有点不自然。
她只是站到了三奶奶夏氏身边。
她们妯娌俩最是亲密。
到了巳正,仪仗终于到了。
顾家众人纷纷到了正厅。
按礼,顾延臻出正厅,迎接顾瑾之和朱仲钧。而后,朱仲钧先行,顾延臻随后,顾瑾之最后。
到了正厅,朱仲钧先给顾瑾之的父母跪下行四拜礼。
顾瑾之的父母要站着受礼。
朱仲钧行礼毕,顾瑾之的父母要回两拜。
拜毕,朱仲钧坐正中。
顾家其他人都要给朱仲钧行四拜礼。
朱仲钧坐着受礼。
礼毕之后,顾瑾之才进入正厅。
顾延臻和宋盼儿坐着,受顾瑾之的四拜礼,不会答礼。
顾瑾之四拜礼之后,顾家其他人不用给顾瑾之行拜礼,彼此家礼即可。
☆、第346节写信
回门行了礼,众人进了内宅,顾家没有置办酒席,仅仅是薄茶待庐阳王。
上房的东次间见,庐阳王主座,大伯顾延韬陪坐。
沿炕一排的太师椅上,顾延臻坐了首位,宋盼儿次之,顾瑾之再次之;二伯、大伯母、二伯母顺次之。
剩下的人,纷纷端了锦杌,就地乱坐了一通。
屋子里挤满了人。
大家说了一会儿话,大伯母就笑着起身,对众人道:“老三家这园子,原本是预备给长公主的,造得精巧无双。我带着你们瞧瞧去。”
这是要把众人引出去,给顾瑾之和庐阳王一个歇息的机会,也让顾瑾之和父母亲近亲近。
大家都明白,起身跟着大伯母出去了。
屋子里就只剩下顾延臻夫妻、朱仲钧夫妻和大伯顾延韬。
等人都走了,顾延韬就问庐阳王:“这些日子,皇上圣体安康,太后凤体祥和?”
庐阳王道:“是,都好。”
顾延韬欣慰点点头,又问顾瑾之:“在宫里见到了娘娘么?”
顾瑾之说见到了。
她还把德妃说三公主坐到花盆里装桂花树那件事,告诉了大家听。
宋盼儿笑。
大伯和顾延臻也忍俊不禁。
“……娘娘什么都好,三公主也好。”顾瑾之最后道。
大伯点点头,道:“久不在朝,我甚是想念陛下。”
说罢。有点唏嘘。
朱仲钧忙道:“皇兄也时刻惦记着您。朝中政务繁忙,皇兄时有感叹:若是顾阁老在朝,朕岂会这般捉襟见肘?这是皇兄的原话,我半字不撒谎的。”
“陛下谬赞了。”顾延韬朝着紫禁城的方向拱了拱手。而后又问顾延臻,“……老爷子的书房,有人打扫么?我想去拿些东西。”
他也要借故出去。
顾延臻道:“画琴一直在照看。”
画琴是老爷子生前的小厮。
顾延韬点点头,起身走了。
顾延臻送他出了院门。
屋子里没了外人。
宋盼儿就不顾忌什么,起身坐到了顾瑾之身边,拉着她的手,反复搓揉道:“在宫里吃得好不好,歇得还安稳,择床么?”
说着,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娘。我都好。”顾瑾之反握住了母亲的话。
看着宋盼儿就要落泪的样子。顾瑾之的心先酸了一半。自己的眼眶也湿了。
这才几日不见啊?
怎么感觉离别了很久?
“娘瞧着你瘦了……”宋盼儿道。
一语刚出,泪珠儿就滚落下来。
母女俩抱头哭了一回。
顾延臻送完了大伯,又回来。看到顾瑾之和宋盼儿哭了。他也唏嘘。
朱仲钧撇了撇头。
哭了片刻,宋盼儿忙道:“快别哭。大喜的日子,应该高高兴兴的。若是不在孝期,今日就要请了满家子亲戚,来热闹热闹。如今,冷冷清清的,只有家里这么几个人,委屈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