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春风(15)
大驴道,“岂止是大不一样,根本就像不相干的两个人,说诈尸我也信。少爷这才回来半日,等你们看上三个月就明白了。”
泰婶对回魂和诈尸这类词突然十分过敏,狠赏大驴一个毛栗子。
-------------------------------------
几日后。
夕阳透过西窗,映入一屋子晚红,又飞快地消了暖意,渐渐昏沉。
已被劈劈啪啪声吵醒好一会儿,夏苏还知道,不起不行了。
进赵府虽容易,进赵子朔的院子却不容易,错过今晚良机,恐怕要大费周章。
她起身,抹了把寒凉的水,穿上薄袄夹衣旧儒裙,随便梳几下头发,将它扎成一束了事,走出屋门。
院中,黄昏还拖曳着不肯离去,大片挥洒暮色,照得某个大汗淋漓的人如涂一层金身。
吵醒她的罪魁祸首果然在练武。空气是冷的,人却是热的,雾氲蒸蒸。
暮光一照,竟生霞烟,那么近的身影有些朦胧。
手中一柄剑,黝铁铜纹,一抖一片沉夜。
他不但性格变了,大概脑袋开窍,连功夫都更上层楼,只不过剑柄上那串铃铛太吵。
夏苏不打招呼,自顾进厨房觅食。
赵青河当家的时候,成天往外跑,而她足不出户。
没有主人的院子,并没太多活做,她就在屋里作画,画完了烧,烧完了画,越夜越精神,作息日夜颠倒,还时常犯困。
开窍,是泰伯泰婶认为最贴切的,符合少爷变化的词。
两位老人家还征引许多赵青河小时候的聪明事迹,说夫人老早就教他读了很多书,还象模象样跟名师学过书画,是深具书香门第传承的,后来因习武才荒废了文道。
既然开了窍,把圣贤书都记起来了,人自然变得和从前不同。
这说法,让大驴恍然大悟,而夏苏照例持着谨慎态度。
她对赵青河没高要求,只要别打她银子的主意,去填他爱得心肝疼的无底洞,他变好变坏,与她并无太大关系。
干娘过世后,夏苏就要走的,让泰伯泰婶劝着,又同样要去江南,便跟了来。
不料赵青河投奔赵家之后就没少惹事,一年里居然“死”了。
看老夫妻俩沮丧伤心,她不好提离开,还担起养家的责任。
如今,正主回来,倒是自立门户的时机。
苏州片,桃花坞,她或可有一番小小作为。
“有吃的么?”赵青河往自己头上狠命揉着一条大巾子,又往脖子里来回摩擦,隔着门槛,问夏苏。
夏苏从锅里拿出一碗白饭一个糙面馒头,却没有分享的意思,“等会儿就吃到山珍海味了,还搜刮家里做什么?你从前——”
她住了口。
他回家才几日?
那些狗熊乖张的愚蠢事,曾经让她咬牙切齿,现在她却感觉成了那种茶余饭后闲话谈的心情。
是她脑筋不好使,还是人本来就容易忘却?
如果这样,远在千里外的人,会否忘却她,给她一条活路走?
赵青河看出夏苏恍神,目中精光一现又瞬灭,进屋抄走她手里的馒头。
“从前怎地?”
几日旁敲侧击,已经足够确认夏苏的从前与这家里的人完全没有交集,所以他不会对她寻根究底。
夏苏发现自己手里空空如也,立刻懊恼防功不到家。
也可能是三个月里养成的陋习,毕竟他都“死”了,她还防备什么呢。
“从前你早饭中饭都不吃,就等着一顿大吃大喝,醉醺醺回家睡过一日夜,第二天的伙食都省了。”也不再到灶头取食物,她吃起白饭来。
好像在听别人的糗事,赵青河五体投地一脸拜伏,笑模样搓揉了所有的硬棱匝角,“吃饱一顿过两日?果真年少时候最能轻狂,我如今一日四顿都嫌少,这副体格摆着呢。”
嚼着白馒头,没味道,但吃白饭的夏苏为何滋味十足的模样?
他坐到她对面,眯眼瞧那只蓝花碗,怀疑饭下藏好料。
“容我提醒,你如今的体格比年少轻狂的时候,只有三个月差别。”
必须承认泰伯夫妇的开窍论有点道理,狗熊只会嚎叫,可眼下这位却会说人话,尽管不怎么着边际,还能意会出趣调。
“毕竟死过一回,经历了风雨。”赵青河不怕晦气。
敢情没经历风雨之前,一挺胸膛跺跺脚,梁上抖落下来灰,还是没茁壮的熊孩子所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