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1265)
“老三,莞琪可安顿好了?”太夫人轻声问道。
顾海点点头。
太夫人悄然松了口气,面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意:“日后她和郑家三子成了亲,就在晋州安身立命。虽说嫁得远一些,到底平安无事了。”
顾海无奈地苦笑一声:“母亲这回却料错了。”
太夫人一愣。
顾海低声将顾莞琪曾说过的话道来:“……她坚持不肯嫁,我也不想勉强她。便让她先独自过上几年。待她日后想嫁人了,再寻亲事。”
太夫人也叹了口气:“人各有志。往日我倒没看出来,原来莞琪竟这般有主见,是个好孩子。”
太夫人素来欣赏意志坚定之人。
可惜,不是人人都有太夫人这般豁达。
……
方氏眼巴巴地等了两个多月,终于等到丈夫归来,急不可耐地询问起顾莞琪的情形。听闻顾莞琪不肯成亲坚持独身后,方氏顿时泪水长流。
“我可怜的莞琪,她才十七岁,怎么能一直不嫁人。拖延几年,就成老姑娘了。到那个时候,谁还会娶她……”
顾海搂过泣不成声的妻子,低声安抚道:“女儿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也是一桩好事。若不是莞宁想办法让她出宫,她还不是要在宫中苦熬守活寡。现在至少自由自在,想做什么都无妨。”
“她想一个人生活,便由着她。待她想成亲了,再寻亲事也不迟。天底下好男儿多的是,我顾海的女儿,是世间难寻的优秀女子。世上总有没瞎眼的男子,能看到她的可贵之处。”
反复劝慰之下,方氏终于停了哭泣,沙哑着声音说道:“一想到莞琪一个人孤苦伶仃待在那么远的地方,我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老爷,以后莞琪真得再不能回京城了吗?”
顾海苦笑道:“京城中认识莞琪之人不在少数,她假死远遁之事,虽能瞒过大部分人。心中起疑的未必没有。只是碍于帝后之威,无人敢深究而已。”
“莞琪躲在山高水远之处,无人得见,这个秘密,便也能永远藏在地下。若是她在京城漏了面,被人察觉,到时候我们该作何解释?帝后颜面何存?”
方氏红了眼眶:“你说的道理我都懂。只是,我心中总存着奢望。盼着她还能再回来,做我们的女儿。”
顾海又是一声长叹,轻轻拍了拍方氏的后背:“事已至此,我们便认下吧!过些日子,莞宁召你进宫,你说话要注意分寸。”
第八百九十一章 疑心
如今的顾莞宁,已是大秦皇后,执掌凤印,身份今非昔比。
虽然顾莞宁心系定北侯府,顾家女眷却不可恃宠而骄,更不可言行随意失了进退分寸。
方氏当然懂这个道理,点点头应了下来。
“大病初愈”的顾海终于在人前露了面,也去了兵部应卯当差。
因为奔波操劳之故,俊美倜傥的顾海消瘦憔悴了不少。在众人眼中看来,这正是大病了一场之后应有的沧桑憔悴,并未生出疑心。
偶尔有生了疑心的,私底下免不了揣度一二。
譬如崔尚书,便将三个儿子召到书房里,父子四人说了许久的话。具体说了什么,别人不得而知。
崔尚书当日便让人送信到定北侯府,让崔珺瑶得了空闲,便回府一趟。
崔珺瑶心中猜到几分,婉言拒绝顾谨行陪同她回崔府的提议,也未带上孩子,独自一人回了崔家。
“阿瑶,”崔尚书见了女儿,也不绕弯子,直截了当地问出了口:“顾贵妃下葬,你可曾亲眼看见?”
崔珺瑶摇摇头:“顾贵妃是在傍晚时分合的眼。当时我并未在三房。待我匆忙赶去,顾贵妃的尸首已经被放进棺木。”
也就是说,崔珺瑶并未亲眼看到顾莞琪的尸首。
崔尚书目光闪过一丝精光,又低声问道:“顾海这些时日一直告病未露面。你在府中可曾见过他的身影?”
崔珺瑶答道:“未曾。”
崔尚书眉头拧了起来。
崔珺瑶略一犹豫,压低了声音说道:“父亲,这些日子,我也觉得有些许异样。三叔伤心得大病一场,三婶虽说每日哭上几回,看着也颇为伤心,却未伤筋动骨。或许,此事确实有些蹊跷……”
父女两人对视,到底没将“假死遁走”几个字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