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2293)
卢奕这才为之动容,眼看那铺天盖地的箭矢中,将卒们正在竭力用滚油飞石等等还击守城,他只能咬咬牙下了城墙,上马带着随从们去各处里坊征召青壮。既然听了李憕如何鼓动军心,他自然少不得沿途描述叛军破城后如何烧杀抢掠,如何凶横残暴,又承诺哥舒翰大军很快就要抵达。因为杨国忠刻意为哥舒翰扬名的缘故,百姓对这个名字耳熟能详,顿时建立起了几分信心。于是,不到一个时辰,征召到的青壮竟然已经有了千余人!
建春门外千余步远处,高坐在铁车上的安禄山遥望着建春门上死战不退的守城军卒,不禁眉头紧皱。就在这时候,阿史那承庆策马过来,轻声说道:“大帅,哥舒翰大军已经出了陕郡。”
“这个眼看就要埋进坟里的老家伙,竟然真的封了郡王。如果不是杨国忠,哪有他的今天!”安禄山恼火地冷笑了一声,眼睛几乎眯了起来。他捏了捏拳头,随即又慢慢松开,一字一句地问道,“洛阳城中还有多少兵马?”
“本来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连番败北之后,能剩下一两万就了不得了。就算他们再征召城中百姓,凑出个几万兵马,可没有操练过的人,派不上用场!他们如今就只是指望着哥舒翰的援军,倘若这支援军覆没,城中定然战意全无!”阿史那承庆见安禄山微微点头,显然是认同了自己的说法,他就开口试探道,“那么,是留下一部分兵马继续牵制攻城大军,然后转而应战哥舒翰?”
“不!”
安禄山当机立断地拒绝了这个提议,随即嘿然笑道:“先露出分兵的态势,诱使城中守军出击,然后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说不定还能够趁机打破洛阳,省去了回头的后顾之忧!至于哥舒翰那边,让崔乾佑和阿浩孝哲他们三个去应付”
“大帅英明!”阿史那承庆连忙奉承了一句,急匆匆下去传令了。等到他一走,安禄山望着那座笼罩在战火之中的大唐东都,忍不住心中发热。这么多年积蓄实力,此次出兵势如破竹,他的信心已经膨胀到了极点。原本他只想着能够打到洛阳就足够了,哪怕和大唐划潼关为界,自己分到这大块领土称帝,就能够安享这无数州县的供奉。可现在哥舒翰竟然领兵出了潼关,那他不妨把心再放大一些!
打下长安,取大唐而代之!
从潼关到洛阳,不过五百里,若是按照标准行军速度每天八十里,六日可以抵达,然而,哥舒翰麾下哪是什么精兵强将?这所谓八万人马中,凑数的占了大多数,在路上行军时拖拖拉拉不成章法,哪怕哥舒翰拿出严刑峻法来震慑,每天都有人头落地,可也抵挡不住逃亡的人越来越多。就连最初信心十足,撺掇了哥舒翰一定要出潼关驰援洛阳,然后迎头痛击安禄山的边令诚,也渐渐觉得这样下去不行。
可他却并不觉得自己的决定有什么错处,因为这本就是临行前天子反反复复嘱咐他的。
这天傍晚到了峡石县,当他安置好了自己的那些亲兵和陌刀手,悍然闯进哥舒翰的议事厅时,却只见平日里彼此不服气的将校们团聚一堂,却是破天荒不是吵吵嚷嚷一团乱,而是没人吭声。他看了一眼主位上的哥舒翰,便用尖利的声音问道:“副元帅,洛阳近在咫尺,连夜进兵,说不定一两日就能赶到新安,为何却这般拖延??”
听到边令诚一上来便是这样颐指气使的语气,哥舒翰心中大怒,可这里不是他的河陇,麾下那些也不是服他听他的兵马,因此,他只能收敛了怒气,沉声说道:“安禄山已经破了武牢关和葵园,打到洛阳城下了。”
边令诚这才明白为何在座众人是这么一个表情。他虽然自吹自擂说自己当初和高仙芝怎么奇袭,怎么浴血奋战打下了小勃律,可那时候关键时刻他就怂了,后头的两仗全都是高仙芝亲自上,他不过是在后头跟着混功劳!可想到如今是在大唐都畿道腹地,叛军孤军深入,他的胆子立刻又大了起来。他环视众将一眼,加重了语气说道:“洛阳乃是和京师长安并称的一等一雄城,叛军一路奔袭至此,早已力竭,不等这时候迎头痛击,更待何时?”
见没人答自己的腔,他登时有些心头火起,声色俱厉地大叫道:“张介然就算是一路败退,总还不至于拼光了所有的兵马,这时候但使我等援军赶到,城中守军一定会趁势出击,如此两头一夹击,叛军必然溃散。别忘了朝中陛下还在等待好消息,这样的绝世大功,难道没人愿意去取?”
在边令诚那越来越严厉的目光下,王思礼终于站起身来。他轻轻咳嗽了一声,对哥舒翰拱拱手道:“副元帅,事到如今,便请做决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