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志——狮牙之卷(75)

作者:江南

由于大部队被调往雪嵩河,北陆只有用牧民拼凑了一支两万四千人的队伍,开始搜山,此刻李凌心只有三个百人队,但他巧妙地利用彤云山复杂的地形,忽东忽西,始终令自己的部队只面对很少的敌人,以弥补自己人数不足的优势,打退了蛮族追兵十余次,歼敌三千余人,自己只损失了十七个骑兵。

吕戈大怒,传令其务必击杀李凌心,有献李凌心首级者赏千金,封万户。蛮族队伍再次进入彤云大山追寻足迹,然而足迹进入林中一片空地之后就断掉了。空地正中尸堆上是叶正勋完整的尸体、血迹和搏斗厮杀的痕迹,以及散落各处的狼的鬃毛和爪印。最大的爪印据说足有碗口大,狼与人的尸体散落四周,李凌心死于北辰贪狼之口的流言不胫而走。

但毕竟没有人看到李凌心的尸体,于是也有一部分蛮族部族笃信李凌心仍蛰伏于彤云大山之中,等待时机重掀腥风血雨。久而久之,李凌心的名号被蛮族神化成了手裂牛马、生食人肉的魔神。甚至数十年之后,仍有人用“李将军从彤云山中出来抓了你回去吃”之类的话吓唬不听话的孩童。

关于李凌心之死,还有第三个版本的传说,在青阳部与胤军陈兵于雪嵩河之时,朔北部也悄悄地潜入了彤云大山,就在距离雪嵩河战场不远的地方静静地等待时机,只待双方战到两败俱伤,便长驱直入捡个现成便宜。李凌心退入彤云山,恰好进入了朔北部的临时大营。李凌心以精密的计算著称,却不善急战,在数千头恶狼包围之下,几番冲战,未能突围,最终数百人葬身狼腹。因为叶正勋其时已死去数日,狼不喜食死肉,故而得保全尸。很多人更愿意相信这个说法,因为现场并未发现李凌心部的铠甲兵器,这些东西既然不可能葬身狼腹,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被朔北部的人搜罗一空了。这个传说的另一个证据就是,青阳部和胤军在铁浮屠和山阵全灭后,尚有余力一战,却匆匆收兵谈和,想来便是发觉了朔北部的阴谋而不欲其阴谋得逞。

铁线河决战

白清羽不知道李凌心后究竟有没有在救出叶正勋成功突围,吕戈也同样不知道,但是战争必须继续。

虽然苏瑾深的穿心战没有成功,但蛮族的防线还是被压到了北都城下,青阳部及其余各部大军九万人对阵风炎第二铁旅十三万人,瀚州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即将拉开帷幕。

经过数十次交锋,华蛮双方对彼此已经十分了解,计谋在这里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这是一场纯粹实力的交锋。在鼓书平话中,这一场战役被演绎成“三万铁浮屠与十万山阵鏖战月余”,“屠龙军神大战狂血蛮王三枪换两刀”之类热血沸腾的段落。但铁浮屠与山阵直接面对只有不到一天的时间,此时姬扬和彭千蠡还躺在帐篷里养伤。

风炎铁旅已经了解了铁浮屠的存在,公山虚也知道了辰月所指导制造的山阵意义所在,但他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让山阵来克制铁浮屠。战争的局势依然如同辰月的计算一样,到了两败俱伤的阶段。

一千余名铁浮屠排成数列对胤军发动了冲击。同一列的每两个相邻骑兵之间间隔十余步,马铠之间拴着满是铁棘的长索。训练有素的骑手缓缓地策动战马,铁棘索在地面上掀起漫天的烟尘,负担着身沉重身躯的马蹄竭尽全力击打在地面上,那蹄声整齐划一,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这一个节奏;那蹄声沉闷厚重,如同天神在云端击打着青铜的战鼓。胤军向铁浮屠抛射出箭矢,很快就体验到蛮族人第一次遇见风虎铁骑时的惊恐心情。一支支骑兵被派出去抵挡,他们全力冲锋之时,也只能用战刀在铁浮屠的双层砂钢铠甲外面留下一道白痕。铁浮屠的冲锋如同雪崩、海潮般不可阻挡,任何敢于正面他们的士兵不是被长枪刺穿,就是挂在了铁浮屠铠甲和铁棘索的铁刺之上。

苏谨深意识到铁棘索是铁浮屠维持阵形的关键,如果能砍断铁索,则铁浮屠就无法保持整齐的冲锋阵形,散开的铁浮屠就是等待屠宰的羔羊,而若他们收紧阵形,则难免会互相碾压。胤军最终还是没能将铁索砍断,绊在铁索上的骑兵倒是收紧了铁浮屠的阵形,然而那只不过使夹在其中的士兵被碾压得更彻底罢了。

在各部骑兵的护卫下,铁浮屠直冲山阵本阵,但他们很快就淹没在两万山阵的枪海之中,铁镠一马当先,挥舞吕戈的鎏金长戈在如同密林般的长矛中打开一道缺口,很少有人能在这种重甲下挥舞武器,铁镠的长戈如同一道金线,指引着铁浮屠的方向。如果是普通骑兵,在十倍于自己的山阵中最多造成等量伤亡,但铁浮屠却强大得多,虽然他们全军覆没,但却用自己的牺牲在山阵中硬生生撕开了一个缺口。铁镠身中十七枪,兀自冲锋不止,直到他淹没在山阵钢铁的海洋中,虎豹骑的大纛一直没有倒下,就连远远眺望战场的白清羽都不得不赞叹铁浮屠乃是骑兵之中的皇帝。

上一篇:极品女上神 下一篇:山海游乐园

江南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