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涛声(7)

作者:芳菲袭予/俞夙汐

2.军功补官:是宋代培养选拔是武官的一条重要途径。依宋代《官品令》,武功大夫实历七年,曾历边任,并须有五人以上保举,可与磨勘转遥郡刺史,这是常调。如有殊勋与军功,则不依磨勘法。按当时武官叙迁资序,一般至武功大夫(皇城使:正七品、武官第15阶)后,逐转遥郡刺史。右武大夫(正六品:武职14阶)以上属于“横行”,横行正使不但不能双转,而且也不归入武将磨勘之列,它的授予,必须颁布特旨才行。

3.军功双转制:“有军功人自武翼郎以上,每转一官,即双转两官”。即武官自武翼郎(武官42阶:从七品、诸司副使最低阶)以上至武功大夫(武官15阶:正七品、诸司正使最高阶)以下,只要因为军功而升官,每升一官,可以双转,也就是实际升两官。从右武郎(武官34阶)至正侍郎(武官23阶)的横行副使12阶,一般不作武阶官升迁之必经梯级。而右武大夫(正六品:武职14阶)以上属于“横行”,它的授予,必须颁布特旨才行。

一般来说,缺乏军功的武官升迁是非常慢的,飞升的武官都是靠累军功直接得圣旨提拔,比如狄青、岳飞等。

最后,补充一点关于兵符使用的小常识。

兵符的使用,简单说来,是一块兵符分左右两块,中枢留右段,将领留左段,朝廷旨到,将领还须验证使者带来的兵符是否和自己身上的兵符契合,相合才可领命。

将领再要求镇守各处的下属发兵,就要用到“契”,这是一种鱼形兵符,分上下两段,上端主将收藏,下段副将们收藏。用法和前面的兵符差不多,“契”要封在皮囊中,上盖司印,并且有文牒相付,送给各处将领,上下契对上,才可发兵。

字验

宋代军事通信的一种保密方法。约定军中重要事情为40条,如“请弓”、 “请箭”、 “请粮料”、“请添兵”、“请移营”、“被贼围”、“战不胜”、“将士叛”之类,以一字为暗号,选旧诗40字(字不得重复),依次配一条。战前临时编排,惟主将自知,其他人皆不明其义,即使传信牌中纸条落入敌手,或递送传信牌的军士被俘和叛降,都不至泄露军情。仁宗康定元年,减作28字,事简易记。

另则,破译密码需要有对译本,对译本中枢和主将各有一本。

第3章 科举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科举制度,肇端于隋,奠基于唐,完善于宋。

宋代科举,主要有常科、制科两种,另还有“童子科”。

一、常科

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除进士科外,还有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明经、明法、明字等科。所有举子都是每年秋季参加初试,中举者冬末会集到京城,次年开春,由礼部主持国家级统一会试。

下面重点说说进士科。

宋朝科举基本是三年一次。进士科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度。殿试以后,及第者便可直接授官。

解试,是由诸州、开封府、国子监将合格举人贡入礼部的一种考试。另外,专为现任官员无出身而应进士举者所设立的“镖厅试”,和以避亲为主,兼有照顾性质的“别头试”,也属于解试范围。地方州府所举行的解试,一般都于秋季举行,故又称“秋斌”。州试时,由诸州判官主持报考进士的士子的考试,由录事参军主持其余各科的考试。如果考官不懂经义,可选次一级的官员充任,但要经判官监考。

解试通过的考生称为“举子”或“贡生”,于当年冬季集中到京师,于次年春初参加“省试”。所谓“省试”是因就试尚书省而得名,实为礼部所主持。举子到京后,要向礼部报到,写明家状、年令、籍贯及参加科举次数,取得考试资格。试前礼部先发一“都榜”,亦称“混榜”,也就是座次表。考试之日,考生依次就座。知举官将试题写出后,考生对题目有疑问,可以向出题人提出,出题人则须详细解答。结束后,开门放考生出院,试卷入柜。

仁宗以前,进士省试共分四场。第一场试诗赋,第二场试论,第三场试策,第四场试帖经,以分场定去留。是本着先诗赋、后策论的原则进行分场的,采取分场淘汰制,因此可见诗赋在省试中的重要地位。庆历后,改为三场:先考策、次考论,最后考诗赋,就是拔高了策论的重要性,将诗赋至后,至于帖经,死记硬背的东西不要也罢。

上一篇:寻鼎 下一篇:当归之日且当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