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13)

作者:风起涟漪

所以武生的行刺自然是有人栽赃嫁祸,想一石二鸟,即除李惊滢又害李惊漩。李惊漩不光无过,最后救下李惊滢还是一功,并且他自己也是'受害'之人,令人深感同情,自然不会再追究他'一时疏忽'令李惊滢受伤一事。

李惊滢躺在床上无法动弹,倍感无聊之际,便会不由想像若那一刀致命,李惊漩又会是怎样一番说辞?只怕还要到父皇面前上演一幕自刎谢罪的戏码吧?

李惊滢身负重伤,出征一事只得另择人选。李惊滢虽气恼这个万金难求的机会从指间流走,却也无计可施,便更加责备自己大意轻敌,与这个筹码失之交臂。

李惊滢原以为李惊漩会使尽浑身解数也要得到这个机会,甚至都替他想好了说辞,比如'儿臣连累九皇弟受伤,愿代弟征战沙场,一日不胜便绝不返朝'云云。

却出乎意料的,最后李擎煊选中了李惊鸿领兵征战蒙古,令李惊滢一想到李惊漩机关算尽却还是没能得偿所愿,便直笑到肚子疼。

有伤在身的李惊滢无法参加李惊鸿的饯别宴,万般气恼自己无法亲眼看到李惊漩失望的嘴脸。谁知李惊鸿临行前竟来探望了他,倒令李惊滢有些受宠若惊。

李惊滢坐起身子都极为勉强,只能倚在床上根本行不了礼。李惊鸿倒不介意这些繁文缛节,甚至没有坐下歇息,也没有任何安抚或道别的言语,更没有礼物呈上,而是丢下简单两个字便转身就走,令李惊滢一头雾水。

而李惊鸿所说的两个字为:"真蠢。"

鉴于以前就因李惊鸿辞不达意而产生误会,李惊滢对'真蠢'二字做了百般推测捉摸。

不知道六皇兄是指他轻信了李惊漩孤身赴宴太蠢,还是觉得李惊漩冒了这么大风险却仍未能除掉他实在太蠢,亦或根本不是指受伤一事,而是在其它事上太蠢?

百思不得其解,李惊滢费尽心力的想了两天后,最终放弃。也深刻认识到为何父皇为六皇兄挑选副将之时会那般慎之再慎,比挑主将还要用心。若副将没点联想力、领悟力,对李惊鸿有所了解,那还真难听懂得他的天书之语......

调理了半个多月,李惊滢终于能下床了,只是行动多有不便。期间也只有李惊涛亲自前来探望了几回,李惊海与李惊漩也只是形式上送了些补品便没了动静。李擎煊也因战事不断而没有心力去关注他,只能每日向御医询问一下伤势的情况,赐了不少珍贵的药材便不再多做其它。

李惊滢虽乐得轻松,但夜深人静之时,便未免有些寂寥落寞。

虽明知几位兄弟之中除了李惊涛外,所谓的'兄弟情'根本是空口白话,但依然禁不住希望他们或多、或少的顾念血脉之情而流露出一星半点的关怀之意,哪怕只是一瞬......

当李惊滢发现自己开始回想童年住在储秀宫的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后,他自嘲的笑了笑。

原以为已经淡忘的记忆,却原来还是这般清晰的恍如昨日。温柔体贴从不生气的大皇兄、狡滑坏脾气爱欺负人的四皇兄、终日一脸木讷雷打不动的六皇兄、总是藏着许多秘密爱笑的八皇兄......

虽然仍与今日一样有着诸多矛盾,却从不会渗着血腥、透着寒冷。恼了、怒了便拳脚相向,打上一架,第二天最多也只是互相恶瞪几眼,从不会把愤怒隐藏在笑容之下,更不会百般设计陷害,对自己的兄弟用尽心机。

还怀念过去,说明我并没有真正的长大吧?

李惊滢苦笑着,慢慢地合上了双眼。

第四章

李惊鸿的离开,形成了李惊海、李惊漩、李惊滢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他们也知道,只要其中两人暗中结盟除去另一个,便会打破四位皇子长年势均力敌的僵局!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却也是一个足以功败垂成的祸端。

明争暗斗了多年,对彼此都深知已经没有信任可言。就算是一时利益相同的结盟,也难保不是另一场算计的开始。所以,他们虽都有意寻找其中一人暂时联手,却又不敢贸然相邀,都在试探着、等待着。

李惊滢当然也知道这是除去其中一人的大好良机。他也早就预计到,其中一位皇子一旦离开,余下的三位皇子便会立刻行动,只赌最后谁是那个被孤立起来的牺牲者。

李惊滢施计寻得领兵的机会,一则是为将来打算,二则便是想避过这场风暴。可惜事与愿违,最终他也卷入了这个风眼之中,稍不留神便会粉身碎骨。不过事已至此,即来之则安之,李惊滢也明白与其继续懊恼后悔,不如尽快自保方为上策。

所以,他也在绞尽脑汁的冥思苦想,在心中掂量应该与谁结盟:

风起涟漪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