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清秋(210)
“都起来吧,胤禩,你帮着胤褆巡视河工后,再赶往口外照顾胤禟,此情可感啊,怪不得裕亲王总是夸你仁孝。”
胤禩躬身回道:“不敢当王叔的赞赏,皇阿玛,这都是儿臣当做的。”
康熙满意的点点头,又看向九儿子。胤禟大病初愈,经过这半日的折腾,头上已经开始冒汗。
胤禟低着头等着康熙发言完毕,放自己回去休息。一双黑色绣着龙和祥云的靴子出现在他面前,胤禟反应过来之前,一只手已经搭在他肩上:“胤禟,你这次差事办的好啊,不仅代朕巡视蒙古诸部,还顺利地安排了同鄂罗斯展开贸易。你这一年越发稳重,皇阿玛心里甚慰呐。”康熙头一次当着别人赞了胤禟。
“……谢皇阿玛。”胤禟心里竟然生出一股激动,随即又嘲笑自己,都这么大的人了,还像个毛头小子一般。
可是,这毕竟是一个父亲的赞赏,这毕竟是千古一帝的赞赏。
太子看着胤禟的眼神带了些深思,胤禛则看看胤禟脸上的汗,眼里带了关切;除了关切,那清亮的眼睛里,也闪了一丝赞赏。
随即康熙转身,又跟太子和胤禛交代了几句户部的差事,便打发众人出去,“胤禟,你先留下。”
胤禩看了看胤禟,心里不知是苦是甜,转身跟在两人后走了出去。
屋里又安静下来,一个奉茶的大宫女悄无声息的端了茶进来。
“下去吧。”胤禟闻言,抬起头准备跪安。却见那宫女福了福身,应了声是。原来康熙说的不是他。
康熙背着手往书案旁拿了本书,又踱会炕边上坐了。
半晌才说道:“茶。”
胤禟疑惑了会,看看静悄悄的无一人伺候的屋子,随即了然。转身走到桌旁,倒了碗茶,恭恭敬敬的送到康熙面前。
康熙接过茶,哼了一声。胤禟头皮有些发麻,这不是刚夸过吗,怎么又一脸阴云的样子。
“皇阿玛,可是胤禟有做错的地方?”早晚都是死,胤禟决定主动问一问。
“你倒是还知道朕是你皇阿玛!非得磨着去趟蒙古,去了还不知道好好照顾自己。你知不知道这次你病了,朕……宜妃得多担心?!”康熙的声音颇为严厉。
胤禟低下了头,心里酸涩的不行。这些他惧怕或者想要远离的人,却是天下待他最好的人。
“皇阿玛,是儿臣不孝,以后定会注意,不让皇阿玛和额娘操心。”
康熙又哼了一声,打量了打量胤禟,见他没什么精神,也懒得再骂。一指炕边的椅子,“坐吧,同皇阿玛说说这次蒙古之行的见闻。”
胤禟谢恩后,坐下来,同康熙汇报了一下出行所见,又委婉的暗示策妄阿拉布坦有异心。
康熙点点头,脸上有了些微笑:“出了一趟门,是有些长进了。”
又语重心长的说道:“胤禟,你这次差事办的好,但是也不能不顾身体。同鄂罗斯的贸易也不过去大清众多商道之一罢了。再说,大清富庶,同他们贸易左右不过是些小进项,哪里就用得着你不管不顾的忙活。”
康熙坐在炕边,看着下面的胤禟,心里感慨:当年朕答应这个似乎不学无术的九儿子,去当皇商,不知是对了还是错了。这个小九用一年时间,让几乎空乏的内内库有了大量余钱,连带着户部和国库也又丰足了些,自己做事有了诸多方便。
可是,现如今,朕下江南也好,巡幸塞外也罢,他几乎总是在忙着生意的事。嗯,今年北上,定要把他也带上。
胤禟不知道康熙的心思,却也暗暗反驳,这一下子几百万两。以后等着营业额下来,商家还要根据自己的利润上缴银钱,进项只多不少,怎么就算小数目了。
康熙训了胤禟两句,又勉励了几句,便打发他先下去休息。
胤禟前脚出了乾清宫的门,老十的贴身太监小喜就颠儿颠儿的跑过来,打了个千说道:“见过九爷,九爷,我们家爷让小的跟您说,一会和八爷在宫们前等您。”
想到老十,胤禟脸上露出笑意,吩咐道:“你跟你们爷说,我先去额娘那边请安后就过去。”
胤禟又去了延禧宫,宜妃免不了热泪盈眶的搂着骂他不孝。他在五哥同情的眼神下陪着小心,连连保证再不会让宜妃操心。
又将四姐姐的信交给了宜妃,胤禟才和胤祺离开延禧宫。
宜妃思量了一会,又喊道:“等等,小九,敏妃病了,你将你铺子里的上好人参和补药带些进来。”
胤禟应了,匆匆到了宫门口,老十胤誐的马车果然正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