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237)

作者:来自远方


只是朕不收,皇庄所在地的官衙也要仿效而行。谁敢收,被锦衣卫查到,统统剁手!

哭穷?

朕不管。

谁上疏弹劾的找谁去。

站在文臣队伍里,杨瓒低着头,表情肃然,目光清正。对于给天子出了这样的主意,全无半点负担。

事实上,如果不是下手有点狠,抽得刘公公无法见人,他倒想推荐刘瑾出任宁晋县皇庄管事。

一来,把这颗钉子从朱厚照身边启走。二来,以刘公公的手段和韧性,对付当地官员当是绰绰有余。

甭管是好是坏,只要用处得当,都能发光发热。

无奈,下手有点太快,刘公公有段日子不能见人。

杨瓒抿了抿嘴唇,颇有些遗憾。



第七十七章 解局 三



连声惊雷炸响,奉天殿中,群臣猝不及防,皆是目瞪口呆。

升殿之前,众人想过多种可能,全然没有想到,天子会毫无预兆,突然“让步”。事先没有任何准备,连领旨谢恩都慢了半拍。

内阁反应最快,当先行礼。

“陛下圣明!”

两班文武这才如梦初醒,连忙跪地,山呼万岁。

仓促之下,动作不够整齐划一,声音也是参差不齐。

坐在龙椅上,朱厚照俯视众人,心情格外的好。

朝堂上垂绅正笏,风仪严峻,背地里簠簋不修,贪得无厌。这样的人,凭什么指责他的不是?凭什么指着他的鼻子斥“庸碌”“昏聩”!

众人跪在地上,山呼万岁声不绝。

朱厚照居高临下,许久才叫起身。如果不是杨先生在列,必要让他们多跪一刻。

不是少年天子又犯熊,实因垂继大统以来,这样的场面少之又少。

早朝之上,群臣出列,不是指责他好玩,以致懈怠朝政,就是讽谏他好武夫之道,有失体统,要么就是盯着皇家内库,各种挖钱。

在群臣眼中,他做什么都不对。

除了乖乖从内库掏钱,对言官的讽谏唯唯应是,其他的,多吃块豆糕都是违背礼仪,奢靡浪费。

敲着膝盖,扫过众人脸上的表情,朱厚照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爽!

从皇太子到天子,从文华殿到奉天殿,他还没有这么爽过。

犯熊不算。和群臣针锋相对,甩袖子走人也不算。

甩人巴掌,还能让被甩巴掌的人满口称颂,当真是做梦都先想不到。

杨先生献策时,他还有几分担心。现下看来,压根不必要。

“众卿平身。”

四字出口,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杨瓒站起身,因距离远,看不清朱厚照的表情。但想也知道,这小屁孩绝对是双眼月弯,嘴角上翘。

三位阁老站在前列,心中皆有疑惑。

关于镇守太监的去留,天子和群臣僵持整整一月,不见半点让步。几番当殿发怒,起身走人,将文武百官晾在西角门。

今天早朝,刘健已准备好奏疏。

如果天子依旧故我,刘阁老绝不会善罢甘休。不在奉天殿落天子颜面,退朝之后,讽谏奏疏也会送入乾清宫。

未料想,不等他行动,天子连下两道诏书,干脆利落将事情解决。

金口玉言,谁能反对?

纵然是反对,又有什么立场,用什么理由?

百官弹劾镇守太监不法,天子同意召还数人,并下令严惩。黄绢上加盖宝印,没有半分虚假。足见天子下定决心,绝不是敷衍了事。

按照群臣最初的想法,循序渐进,先拿下几个根基不深的太监,再对老资格动手。

不是不想动,而是不敢动,也不能动。

以韦经为例,其是成化帝委派,得弘治帝信任,在两广之地盘踞多年,手握实权,对朝廷多有贡献。在两广镇守面前,三司衙门都要退一射之地,土官番司更以得见为荣。

想动他,六部都要仔细掂量。

再者,宦官和朝臣属于两个系统,没有天子下令,刑部大理寺也不敢随意拿人,否则就是越权。

谁能想到,一夜之间,天子忽然改变想法,不再和群臣僵持,直接向镇守太监下刀,第一个挨刀之人就是两广总镇太监!

仔细揣摩这道圣旨,无论文武都感到心惊。

两广,江西,蓟州,山东,陕西。

不是边疆重地,也是丰产粮税之所,要么就是水路输送关要。

各处镇守太监深受皇恩,皆同韦经类似,在当地盘根错节,根基之深难以想象。结果天子一道旨意,根本用不着多费口舌,全部押解还京。未被召还者,也是遣人申斥,革三年禄米。
上一篇:于归 下一篇:异世大领主

来自远方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