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枝春+番外(120)
又拎个小篮去摘梅子,这会儿的梅子还脆,摘下来腌着吃。等再过些日子,梅子更熟些就能摘来酿梅酒喝了。
梅阁窗户大开,朝华先往阁外望了一眼,看芸苓走远了,这才走到案前。
打开药箱,取出手札,又把袖中卷纸团拿出来。
取笔沾墨,将纸上的字句一句一句抄在手札上。
确认纸上一笔未错,又在口中翻来覆去默念几遍,直到可以背诵。才打起火折将纸团点燃,投到水盂中。
水盂未盛水,火苗轻簇,纸团片刻间在青瓷内烧成一撮纸灰。
朝华不知那个扒船贼到底是什么人,也不知他为什么要帮她,更不知这首歌诀是真是假。
但有一线的希望,也总要试一试!
芸苓摘了一篮梅子,眼看廊下茶壶要沸,轻手轻脚走廊下提水,伸头一看,就见姑娘在屋中踱来踱去。
姑娘只有遇到难事才会这样。
芸苓屏息凝神,轻轻将茶盅搁在门边,退得远远的。
等到天色渐黑,芸苓的肚子叫了好几遍,才又到门边,那盅茶已经凉透了。
青檀下午送了点心来,还报说老夫人赏下的料子已经送到芙蓉榭去了。紫芝也来问晚饭要不要摆在梅阁里。
知道梅阁不许人进,二人都只在梅林边递东西递话。
这会儿连点心带茶,都搁着纹丝未动,姑娘不饮不食的呆了大半天?
芸苓壮着胆叩响了门:“姑娘?姑娘!天都快黑了。”
朝华猛一抬头,日头西落,阁前水塘倒映着天边霞光,她不抬头还不觉得,一抬头颈项酸涩。
抻抻胳膊,只觉手脚俱酸,收拾书案,提上药箱迈出阁门。
芸苓看她脸上的倦色,知她辛苦,仰脸报喜:“姑娘,纪管事传信回来了,说他明天就到。”
朝华精神大振!
娘的生日就在每年夏至前后那几天,纪管事总是算准了日子回来,这回提前必是带回了好消息。
纪恒确实带回了好消息,他坐船回余杭的途中带回了三个癫狂症病人。
这三人自然不能带进容家,就安置在莲花荡新买的宅院里。宅中灶房,水井都已经清干净能用了,最后面的院落也已经拾掇出来,三个一人一间。
朝华素装赶到时,小院里已经做上了饭菜,纪恒泡了新茶:“姑娘尝尝,这是咱们庄上今年的新茶。”
新茶早已经送到了,摘最嫩的叶芽,总共只有几罐,几乎全送到娘的屋里。
朝华急问:“纪叔,那三个病人是怎么来的?”
纪恒笑了笑:“不瞒姑娘,是买的。”
镇上不好操办,他便叫人去打听哪个村子里有疯妇。
就有村人指给他们看,说河边浣衣的姑娘就是个疯的,打听她有没有父母丈夫,村里的男人笑起来。
一同浣衣老妇说:“她叫芸娘,原来她娘在的时候谁瞧得出她有病?她娘这才走了半年……”因是疯的,彩礼钱叫不高,又因芸娘生得美貌,她爹就想让女儿当暗门。
纪恒知道了,花十两银子买下了她,她是三个病人里年纪最轻的。另外两个,遭遇也差不多,其中一个肚里还怀着孩子。
这些事当然不能说给姑娘听。
纪恒只道:“都签了死契,姑娘放心。”活契还可赎,死契是生死全由主家。
“郎中也就这两日能到,先安排了人看着她们,一个灶上的管饭,一个半大的丫头管煎药。”纪恒说着,目色暗了两分,“路上也一直吃着姑娘给的药方。”
癫狂梦醒汤,是……是夫人吃的药方。
“只是喝药之后,这几个女人一里有半天都在睡。”
朝华了然,她垂眉低声:“刚用药的时候都是如此,等到……等到喝惯了这些药量也就不起作用了。”
纪恒站在那里,久久无法出声。
半晌,他才定过神:“姑娘只管放心,如今茶蚕季过了,后头的货交给我徒弟去办,这头的事我来亲自盯着。”
“榆林那里也有信送来,姑娘看看罢。”
第58章 金丝蜜
华枝春/怀愫
沈聿生在榆林, 长在榆林,十岁之后才扶棺回乡。
榆林是九边重地, 朝华早就写信让纪叔不必冒险去查。
纪恒哪能放心得下。
当年容三公子与大姑娘也算得青梅竹马,多少人眼里中天造地设。
二人去过月老祠花神庙,容三公子当着那么多神仙的面起誓此生再不沾二色,不也一样刚成亲没多久,就有了罗姨娘和五姑娘?
他亲去过衢州,知道沈聿在乡间没有一点恶名,为求安心还是托交好的行商再去榆林打听打听。
“姑娘安心, 我是托陕甘当地盐酒帮的商人打听的, 他们地头广人头熟, 不会犯官府忌讳。”
外省人就算千里迢迢的去了, 人生地不熟又已经过了快十年, 也打听不出什么来。
本地的盐酒帮便不同了, 山长水远, 信在驿站走了个来回,刚送到纪恒手中。
“非是我手伸得长,是人在幼年时若遭逢过大变故, 心性便不好说了。”或是更坚忍, 或是更悍戾。
他实在忧心姑娘所托非人。
纪恒虽放良了多年, 但在朝华面前一向恪守规矩, 绝少用长辈的口吻说这些。
朝华知道他是一片好意, 但她笑了:“纪叔, 旁人看我也是一样。”身边亲近她, 偏爱她的人, 才不挑剔她。
朝华接过信件,并不着急拆开, 装进随身斜挎的小佩囊里。
这个佩囊书本大小,是甘棠想到要给朝华做一个的。
甘棠生着病也闲不住,躺在床上翻找布料比划大小:“佩囊比荷包能装的东西多,姑娘总是简装出行,用这个更方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