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拍烂片成为首富(317)
夜阑风:“我觉得可以。”
此时酥锅已经有点凉了,而且里面的菜都烂了。
但夜阑风还是用勺子挖着大口大口开始吃了,他刚刚因为太兴奋基本没怎么吃。
软烂入口的食材,丝丝入微的肉鲜味,酸咸甜香的交融,夜阑风仿佛漫步在田园中……
一道菜,三个人,三种味道。
但顾白不知道的是,不久之后,在影评人中间已经开始流传这个消息了,给银河传媒说好话,可能会被银河传媒看重吸纳进公司里……
夜阑风没有打算把自己经历说出去,江西洲也只给个别朋友说了,但这事儿就在小圈子里扩散出去了。因为是小圈子所以顾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投机取巧’的行为酿成了怎样的大祸,甚至说成为银河传媒一个永久性的灾难。
当然,这是后话。
02.
这件事对于顾白来说只是个插曲,高薪引进个up主,而且杜绝了夜阑风以后为银河传媒写文章逆转舆论的可能性,顾白觉得这是双赢。
这个事儿很顺利,但《神之墓》的事情却不如顾白所愿。
本来一切好好的,精心选的烂片导演,有些凌乱的剧本,再加上电影毫无宣传以至于被认为是饥饿营销……本来可低票房之路挺顺利的,偏偏因为他外出度假‘火上浇油’而引发了一波热议,客观造成了电影宣传。
这种情况无疑给顾白的计划带来了问题。因为只要电影一旦出名,就会吸引大量的流量,这对于银河传媒的电影来说尤其如此。毕竟银河传媒的招牌太硬了。
一些人可能不会专门盯着银河传媒的最新动态去看,但会选择去看晃到他眼前的银河传媒电影。
宣传方面的计划彻底乱了,顾白只好去看其他方面了。
剪辑方面,按照监制黎如云的想法,应该找个资深剪辑师,但顾白却直接将剪辑工作交给了卢嘉平导演。
电影剪辑是很重要的工作,剪辑师要先进行剧本分析,接着整理素材,标记每个镜头的内容,之后才进行剪辑。先粗剪——粗剪很粗糙,主要是确定镜头顺序,接着再进行细剪。
卢嘉平以前的电影大多数还真是他自己剪辑的,在这方面他有一定的经验,但他的经验肯定不如资深剪辑师的。这就是顾白的目的了。
细剪之后还不是成片,还有音效特效增加,色彩校正——让电影色彩风格统一,最后才是最终审查。
在电影剪辑上,卢嘉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对每一个镜头都深思熟虑,甚至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琢磨。
顾白提出意见,说希望他在剪辑上大胆创新,不要担心剪得混乱,更要有天马行空的创新精神。
顾白的这个要求对于卢嘉平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而且也是种诱惑:你即使剪的乱也没事儿,因为这就是出品方的要求。
以顾白对卢嘉平的‘了解’,顾白觉得卢嘉平会投机取巧的。
……最终成果让顾白直拍脑袋。
看完电影后,顾白充满了疑窦。
我让他天马行空充满创意,他就真能剪出这种效果来?
怎么我说啥他们就真能做到啥?
顾白甚至有点怀疑人生了。
03.
顾白在后期剪辑上发力失败,于是又开始另一个计策。
一般来说,电影片方会特意邀请影评人,通过提供某些优惠或者特权,让他们写下影评。
这样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电影的宣传推广,通过影评人的权威声音,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获取更高的票房收入;二是为了提前获得反馈,通过影评人的专业眼光,了解电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调整宣传策略。
顾白此次却决定改变这一传统做法:他没有邀请任何影评人,而且他还决定银河传媒以后的电影也不再邀请影评人。
他甚至阴暗的想到,会不会有影评人因为片方没邀请他们所以故意写差评。万一真有这样的人呢?顾白岂不是赚翻了。
尽管顾白在点映没邀请任何影评人,但很多影评人还是买票过去自己写影评了,毕竟银河传媒的分量摆在这里,《神之墓》如今在网上的关注度不错。
有个影评人还写到:
“当我发现自己并未收到《神之墓》的官方邀请时,我开始想象,是不是这次《神之墓》邀请的影评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超过了我。毕竟,在电影评论界,我也算是小有名气哈哈哈。
我开始在我的同行朋友中询问,试图找出那些比我有名气的影评人。然而令我吃惊的是,我发现《神之墓》竟然一个影评人都没有邀请。
这让我开始思考,难道这就是银河传媒和顾总的底气展现?这也太霸气了——即使我们不邀请你们,你们也得自己过来看,自己过来写影评,不然的话就跟不上电影圈的节奏了。”
这个wb评论和点赞都不少,也算引起了一些的反响。网友开始讨论银河传媒的决定是不是一种新的营销策略,或者是就如这个影评人所说,顾白对自己作品的极度自信。
不少网友赞同这个影评人的观点,认为银河传媒和顾白的决定非常霸气,说他们敢于挑战行业习惯,敢于以作品说话。
网友评论:
“我已经受够被被收买的影评人骗进电影院的感觉了!”
“影评人的影评已经完全不能看了,都是片方买的,没任何参考价值。”
“我觉得顾总这样挺好的!”
“用事实说话,用电影质量见真章。”
“不愧是顾总,总是不走寻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