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封疆(168)

作者:唐知非


“臣妾遵旨。”皇后欠身行礼,目光复杂地掠过严翊川,神色复杂。

太监搬来了椅子,让梁帝高坐于上。严翊川没有跪下,只恭敬地将拭骨刃置于一旁,立在院落之中,身姿挺拔,岿然不动。

局面便这样僵持着,时间仿佛凝固,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压抑。直至一刻钟后,羽林卫与坤宁宫的太监们相继归来,打破了这死寂般的氛围。

“回禀陛下,皇后娘娘——

“羽林军遍寻无果,今夜宫内并未发现任何可疑之人。”

梁帝抬眸,望向皇后。

皇后微微欠身,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陛下,坤宁宫已仔细搜查,亦未发现刺客踪迹。”

言毕,连四周的空气都一滞。

梁帝坐在门廊之下,烛火的光亮从身后屋内映出来,更衬得梁帝的脸愈发阴沉可怖,宛如一尊即将爆发的怒神。

梁帝声音厚重而低沉:“严岭,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严翊川缓缓闭上了眼。

“陛下,臣,冤枉。”

多么苍白而无力。

“父子,不愧是父子啊!”梁帝骤然笑出了声,满是讽刺与自嘲:“子承父业,你也算是继承你父亲衣钵了,是不是?一样的狼子野心,一样的乱臣贼子!当真是宋珏的大孝子啊!朕真是瞎了眼,竟会如此信任你,将皇都的安危托付于你!”

第91章 不轨

严翊川稳住心神,抬头直视梁帝的双眼,声音坚定而清晰:“陛下,请容臣细说。自庆功宴遭人构陷,至今夜宫中莫名出现一帮刺客引臣入此地,桩桩件件皆冲着臣而来,难道陛下未曾感到一丝蹊跷?臣乃遭人陷害,望陛下彻查真......”

“够了!桩桩件件,为何皆直指你严岭的罪过,难道不是因为那就是真相么!”梁帝怒喝一声,打断了严翊川的辩解:“是上天在提醒朕,提醒朕仁善过了度、信错了人!朕看你是被人揭穿了身世,干脆快刀斩乱麻,举兵逼宫!你心里念着宋家的旧怨,步步为营,就是妄想有朝一日为你父母复仇!”

整个庭院内,气氛压抑到了极点,众人屏息凝神,连呼吸都显得小心翼翼。

众人的注意力都在梁帝与严翊川身上,没人注意到皇后身旁的小宫女悄然靠近,低声在皇后耳边细语了几句,皇后凤目微眯,目光在严翊川与梁帝之间来回扫视,却未发一言。

“陛下!臣乃北境严承之子,蒙陛下不杀之恩,方能苟活至今。臣之性命,早已献给大梁,只求为陛下肝脑涂地,以报圣恩!不敢有半分非分之想!从北境,到西疆,再到旸谷城,臣皆是为大梁盛世以性命相拼,从未有过半分异心,陛下您是看在眼里的!臣又怎么会为几十年前一界毫不相干的罪臣,要行悖逆陛下之事!”

然而,梁帝已然听不进去了,或者说,梁帝听不听已然不重要了。一颗棋子,哪怕存在万分之一的悖逆的可能,只要梁帝信了这种可能存在,便再不会启用。

怀疑的种子自那夜宴会起便种在梁帝的心里,如今既得验证,便不必再给他讨饶求生的机会了。

梁帝一声令下,声音冷若寒霜:“不必狡辩了!来人,将此逆贼押入天牢,待三司会审之后,即刻问斩!”

随着梁帝一声令下,数名羽林军如狼似虎般扑了上来,铁矛森森,直指严翊川。

皇后见状,微微俯身,与身边的小宫女低语了几句。小宫女应声退下。

周遭羽林军紧逼过来,铁矛近在咫尺。

就在此刻,严翊川一改方才的恳切神情,眼里骤然闪过一抹猩红。

狗皇帝。

严翊川骤然明白了十二年前,纵然上至皇帝下至朝臣,无一不知晓严承之死乃是替人顶罪,可为什么所有人都能这般堂而皇之地默认下这场冤案。

起初,案情的性质,局中人的清白,在人们心中是一回事,但在人们口中又是另一回事。然而,在日复一日的拍板、重申与血脉递盏之间,心中便与口中的便成了一回事。

严翊川眼中的猩红顷刻间泛开来,逐渐渗出一种近乎疯狂的决绝。眼前这个本该是天道为公的执行人,却成了最大的刽子手。他是夺嫡党争中厮杀出来的人,岂会不懂其间的弯弯绕绕?岂会不疑今日之事乃他人圈套?

不,他都懂,但他不在乎。

杀一人与杀万人,于他而言,没有分别。杀一个忠臣,与杀一个有微弱可能叛变的人,于他而言,亦无分别。

反正死了一个,还会有千千万万个心甘情愿的人会扑上来求他施舍。谁的死,都撼动不了他的地位,也左右不了他的掌控。

是他在拯救苍生,用的人越多,就是他救的越多。而那些被他赐死的,是自己枉顾了生机,浪费了他的苦心。

这便是皇权欲流滋养出来的人。

严翊川目光一凛,倏地投向梁帝。

这种人也配定他的生死?

也配定天下人的生死?

只见银光一闪,严翊川手中的拭骨刃瞬间出鞘,化作一道道凌厉的锋芒,交织成一张死亡之网,瞬间绞碎了眼前数名羽林卫的铁矛,将他们逼得连连后退。

他眼神中的决绝与疯狂骤然外泄,仿佛要将满腔的怒火与不甘都倾泻在今夜无边的夜色之中。

“快拿下他!”梁帝脸色大变,他全然没想到,重兵包围,自己还站在他面前,这逆贼竟还敢再反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