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养家日常(70)
作者:与云书
第36章 第 36 章
今日腊月初七, 天气看着不错,没有刮风下雪的迹象。
大清早,一家人烤几个包子馒头垫过肚子,留下大黑看家, 就一道出发去县城。
一路上遇见不少同路人, 尽是喜气洋洋, 满面春风的。
有猪叫声从附近的村子传出, 想来又是哪家在宰年猪。
到了县城就更加热闹, 浓烈的年味儿扑面而来。
不少商铺都升起崭新的幌子, 檐下也挂上大红灯笼。部分大酒楼、饭馆还在门口以竹节、彩色丝带扎起华丽漂亮的彩楼欢门。
长相讨人喜欢的小二们站在外面大声吆喝——
“各位客官里边儿看一看吶,本店都是新进的货,宴客送礼保管体面!”
“今日店里设有关扑,抽中者可得精米一斗,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
不止铺子里,街道上也是一等一的繁盛。
许是临近过年, 城里对摊贩的管制松散许多, 不必去集市专门划出的地方,道路两旁就随处可见摆摊儿的,
除开各种摊贩,更有舞龙舞狮、杂耍表演的艺人。
方竹她们以前所在的小湖村离县城不是一般的远, 可很少有机会见到这些新奇的东西。一时间看花了眼, 都走不动道。
“我要看猴子!”旁边一个孩子叫嚷着跑得飞快, 他爹在后头叫都叫不住, 只能骂骂咧咧地跟上。
方桃摇摇方竹的手,仰着小脸看她:“姐……”
不待方竹答话, 郑青云就在一旁开口:“我们也去瞧瞧,左右不着急回去。”
陈秀兰笑呵呵的:“难得碰上一回, 去凑凑热闹也好,看着有意思得紧。”
于是他们便跟着人流往杂耍摊子去。
人多而杂,婆媳俩一人拉着方桃一只手,生怕走散了。郑青云就寸步不离地跟在后头,警惕地看着周围的人。
每到这时候,他就又摆出那副生人勿近的兇煞模样,那些个不怀好意的混混流氓只扫一眼,就不敢再打他们一行人的主意,赶紧另寻目标。
还未到杂耍摊子,就听见响亮的叫好声,一阵儿高过一阵儿。
他们费了点功夫才找到一个缺口,挤进人群瞧个究竟。
玩杂耍的看着像是一家人。
老头胡子花白,肩上站着只机敏的小猴子,能听着指令作揖、钻圈;汉子膀大腰圆,力气极大,可徒手劈砖;妇人以细杆转动花盘,即使踢腿、劈叉、倒立,花盘都能飞速旋转却不掉;就连跟方桃差不多年龄的男娃,也能将一柄长枪耍得虎虎生风,气势非凡。
方竹等人也看得入迷,不知不觉间跟着旁人拍手喝彩。
郑青云不是爱热闹的人,看过两眼就没什麽兴趣,只低下头瞧着站在身前的方竹。见她像孩子似的惊呼,看到兴起还激动地跺脚,嘴角也微微上扬。
老妇人又端着木盘转圈地讨赏钱,一个个铜板砸进木盘,叮当作响。甚至有那穿着体面的往里扔银裸子,引来不少人侧目。
只是也难免有些手脚不干净的浑水摸鱼。
不知是谁高呼一声:“我的钱袋子呢?!”
围观的人群闻言纷纷低头摸向胸前腰间放着银钱的地方,有人庆幸,自也有人怒骂、哀嚎,场面顿时混乱得很。
“我们的没丢吧?”方竹回头一脸紧张地看着郑青云。
郑青云摇头,“放心,好好儿的呢。”
陈秀兰:“看了这麽久,也没什麽新花样,不若早些买完东西回去。”
“也好。”
杂耍摊前的人散去不少,但很快又被新来的填上空缺,开始新一轮的赞叹。
“卖冰糖葫芦啰——”
扛着稻草人的小贩穿梭在人群中,红豔豔的果子裹上一层糖衣,在阳光照耀下亮晶晶的,引得来玩的小孩儿闹腾不已。
方桃不喊不叫,只扯着脖子往那稻草人上瞅。她这眼馋的样子又怎瞒得过大人。
郑青云看着旁边的酒铺摆有桌椅,伸手一指:“你们去那儿看看酒,顺便歇下脚,我去买两串糖葫芦。”
方竹和陈秀兰同时叫住他:“我不吃,别给我买。”
“知道了。”郑青云笑笑,转身就往小贩的方向走。
酒铺很大,外面支着棚子,大大小小的坛子摆了一地,不用揭开盖儿就能闻到浓郁的酒香味。好几个汉子正在买,还有人干脆就叫上一壶坐在桌前喝起来。
站了一早上,腿脚确实有些酸,方竹他们三人也寻个空位坐下。
铺子里生意很好,那精瘦的老板嘴皮子就没停过。一直在跟人介绍什麽松花酒、竹叶青、秋露白,方竹听着只觉头昏,不由问陈秀兰:“我们要打什麽样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