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我初恋是慈禧(1080)
作者:沉默的糕点
因为英国人在中国的利益一家独大,激怒和美国和俄国。
所以,此时在上海的洋人可不是一条心了。
要知道,现在美俄的舰队还在长江口和苏曳长江舰队对峙。
只不过,两家加起来的舰队实力都不够强,不敢对苏曳长江舰队开火。
但是,却牵制了苏曳的水师主力。
不出意外的话,俄国公使应该就快到了吧?
仅仅一刻钟后。
外面就传来了一阵高呼,俄国公使伊格纳季耶夫求见。
两宫太后皱眉,完全不愿意见这位公使。
在苏曳的影响下,两宫太后现在最讨厌的外国人也就是这位俄国公使了。
如今英国公使,法国公使都已经在京城办公了,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前来皇宫拜会。
甚至,两国公使的夫人也多次前来皇宫做客。
尤其是英国公使,态度比起之前先帝的时候,简直好上许多。
而美国公使,俄国公使依旧不愿意进京递交国书,反而一直发出战争威胁。
片刻后,俄国公使进入大殿之内。
“这是我国皇帝的亲笔信,请太后阅览。”
接着,俄国公使递上了这封亲笔信。
当然,已经在边上翻译了中文。
这是很长的一封信,语气是非常温和的,甚至大段大段阐述了两国的友谊。
甚至称得上是冗长了。
一直到最后,俄皇说非常遗憾,贵国的总理大臣不愿意承认清俄北京条约,不承认瑷珲条约。
在长江口,清国的战舰甚至向俄国战舰开火。
在北方边境,两国军队屡有冲突。
俄国万分不愿意和清国发生战争,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为了保护在东西伯利亚的民众,不得已需要用军事手段挽回俄国的利益。
想要避免战争,除非清廷答应两个条件。
第一,完全承认《瑷珲条约》、《清俄北京条约》的内容,让出长江航道权,并且两国需要再一次重新勘测边境。
第二,罢免让两国陷入战争危机的罪魁祸首,比如苏曳。
两宫太后看完之后,把俄皇的亲笔信交给了苏曳。
苏曳看了一遍。
俄国公使道:“为了保护边境国民的安全,我们已经在边境集结了近两万大军。我们伟大的皇帝陛下也已经下旨,准备集结十万大军开赴东西伯利亚,保护我们的利益。”
十万大军?!
听到这个数字,两宫太后面色一变,满朝文武也脸色剧变。
英法联军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三万人,同时投入战场的也没有超过一万八千人。
而俄国竟然要投入十万大军?
那,那岂不是黑龙江,吉林,盛京都可能沦陷?
顿时间,所有人目光望向了苏曳。
在很多人看来,这事是苏曳惹来的。
俄国公使道:“这是我国皇帝的亲笔信,所以完全可以视为是最后通牒了。”
“如果贵国再不妥协的话,那等待贵国的只有全面的战争。”
然后,俄国公使直接离去,留下惶恐的满朝文武。
对于洋人的畏惧,已经深深铭刻到骨子里面了。
“太后,这……这可如何是好?南边发逆攻破了苏州,马上就要攻打上海,攻打浙江了。”
“北边的俄国人,马上就要杀过来了。”
“两年前,英法联军从天津杀过来,还能北狩承德。现在如果俄国人从北边杀过来,那还能去哪里?”
这话一出,两宫太后脸色一寒。
又欺负我们女流之辈,权威不够是吗?
先帝在的时候,你们敢说这样的话吗?
不过,历史上八国联军杀入京城的时候,确实逃的不是承德,而是西安了。
“黑龙江、吉林和盛京,那可是龙兴之地,万万丢不得的啊。”
“太后娘娘,派总理衙门的人去和俄国人谈判吧?”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谈判?俄国人肯定是不会和苏曳谈判的,而是会选择和桂良、文祥谈判的。
而一旦开始谈判,那肯定就是承认瑷珲条约。
届时,就直接推翻掉苏曳的外交政策了。
眼看着附议的人越来越多,两宫太后目光顿时望向了苏曳。
“再议!”叶赫那拉氏斩钉截铁道。
大太监增禄道:“散朝!”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微微色变。
太后娘娘,您为何维护苏曳,竟然强行散朝吗?
南边战局怎么办?还没有商议。
北方俄国人困局,也没有商议?
就这么强行散朝?
国家亡了怎么办?
顿时,众多八旗勋贵朝着慈安太后望去,您才是正宫太后,现在国家危难之际,难道您就不说一句话吗?
所以,此时在上海的洋人可不是一条心了。
要知道,现在美俄的舰队还在长江口和苏曳长江舰队对峙。
只不过,两家加起来的舰队实力都不够强,不敢对苏曳长江舰队开火。
但是,却牵制了苏曳的水师主力。
不出意外的话,俄国公使应该就快到了吧?
仅仅一刻钟后。
外面就传来了一阵高呼,俄国公使伊格纳季耶夫求见。
两宫太后皱眉,完全不愿意见这位公使。
在苏曳的影响下,两宫太后现在最讨厌的外国人也就是这位俄国公使了。
如今英国公使,法国公使都已经在京城办公了,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前来皇宫拜会。
甚至,两国公使的夫人也多次前来皇宫做客。
尤其是英国公使,态度比起之前先帝的时候,简直好上许多。
而美国公使,俄国公使依旧不愿意进京递交国书,反而一直发出战争威胁。
片刻后,俄国公使进入大殿之内。
“这是我国皇帝的亲笔信,请太后阅览。”
接着,俄国公使递上了这封亲笔信。
当然,已经在边上翻译了中文。
这是很长的一封信,语气是非常温和的,甚至大段大段阐述了两国的友谊。
甚至称得上是冗长了。
一直到最后,俄皇说非常遗憾,贵国的总理大臣不愿意承认清俄北京条约,不承认瑷珲条约。
在长江口,清国的战舰甚至向俄国战舰开火。
在北方边境,两国军队屡有冲突。
俄国万分不愿意和清国发生战争,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为了保护在东西伯利亚的民众,不得已需要用军事手段挽回俄国的利益。
想要避免战争,除非清廷答应两个条件。
第一,完全承认《瑷珲条约》、《清俄北京条约》的内容,让出长江航道权,并且两国需要再一次重新勘测边境。
第二,罢免让两国陷入战争危机的罪魁祸首,比如苏曳。
两宫太后看完之后,把俄皇的亲笔信交给了苏曳。
苏曳看了一遍。
俄国公使道:“为了保护边境国民的安全,我们已经在边境集结了近两万大军。我们伟大的皇帝陛下也已经下旨,准备集结十万大军开赴东西伯利亚,保护我们的利益。”
十万大军?!
听到这个数字,两宫太后面色一变,满朝文武也脸色剧变。
英法联军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三万人,同时投入战场的也没有超过一万八千人。
而俄国竟然要投入十万大军?
那,那岂不是黑龙江,吉林,盛京都可能沦陷?
顿时间,所有人目光望向了苏曳。
在很多人看来,这事是苏曳惹来的。
俄国公使道:“这是我国皇帝的亲笔信,所以完全可以视为是最后通牒了。”
“如果贵国再不妥协的话,那等待贵国的只有全面的战争。”
然后,俄国公使直接离去,留下惶恐的满朝文武。
对于洋人的畏惧,已经深深铭刻到骨子里面了。
“太后,这……这可如何是好?南边发逆攻破了苏州,马上就要攻打上海,攻打浙江了。”
“北边的俄国人,马上就要杀过来了。”
“两年前,英法联军从天津杀过来,还能北狩承德。现在如果俄国人从北边杀过来,那还能去哪里?”
这话一出,两宫太后脸色一寒。
又欺负我们女流之辈,权威不够是吗?
先帝在的时候,你们敢说这样的话吗?
不过,历史上八国联军杀入京城的时候,确实逃的不是承德,而是西安了。
“黑龙江、吉林和盛京,那可是龙兴之地,万万丢不得的啊。”
“太后娘娘,派总理衙门的人去和俄国人谈判吧?”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谈判?俄国人肯定是不会和苏曳谈判的,而是会选择和桂良、文祥谈判的。
而一旦开始谈判,那肯定就是承认瑷珲条约。
届时,就直接推翻掉苏曳的外交政策了。
眼看着附议的人越来越多,两宫太后目光顿时望向了苏曳。
“再议!”叶赫那拉氏斩钉截铁道。
大太监增禄道:“散朝!”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微微色变。
太后娘娘,您为何维护苏曳,竟然强行散朝吗?
南边战局怎么办?还没有商议。
北方俄国人困局,也没有商议?
就这么强行散朝?
国家亡了怎么办?
顿时,众多八旗勋贵朝着慈安太后望去,您才是正宫太后,现在国家危难之际,难道您就不说一句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