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玄德当主公(488)

作者:臊眉耷目


“继续说。”

荀彧拱手道:“侄儿对于曹操颇为欣赏,曹操也颇为欣赏侄儿,故我二人平日里多有交流,特别是对京中年轻一辈人物,多有品评,其中也包括袁家诸杰。”

“哦?”

荀爽听了似乎颇感兴趣:“说说看,你与曹操日常里交流,对于雒阳诸杰都有何品评?”

荀彧言道:“别人暂且不说,就说适才诸位兄弟所言的袁绍,袁术两兄弟,单从他们两兄弟平日里的行为来看,那袁术号称陆中旱鬼,虽出身望族,却性情骄横,好奢淫,非治乱之主。”

荀爽点头:“继续说。”

荀彧又道:“至于那袁绍,因与曹孟德乃是挚友,平日里曹孟德对他品评不多,不过盖因曹操常年与其厮混,故也有许多日常之事说于我听,所以我对这个袁绍也多少有些了解……”

荀爽道:“依你看,绍,何等人也?”

“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志气不小。”

荀爽闻言笑了:“如此岂不甚好?”

荀彧摇了摇头,道:“此人虽有志气,但以我看来,此人坐作声价,好养死士,心向夺利,乃生乱之人。”

“若是光生乱也罢,偏此人在关键时刻多谋寡断,有谋无断,有生乱之能,却无平刀斧之力!”

“叔父,恕侄儿直言,乱天下者,未必是董卓……或许乃袁绍也。”

荀爽闻言若有所思。

“那依你之见,若董卓与袁绍乃乱天下之人,这有平复天下者之力者,又为何人?”

荀彧淡淡道:“侄儿不敢完全肯定,但或许,有此力者……就是我刚才所言的那位守邺城者。”

“为何?也是那曹操所言?”

“是他所说的,但却又未完全直说。”

第二百六十一章 甄家遗孤

荀爽看着眼前的荀彧,心下颇为感慨。

今日一众子侄儿辈中人,提起天下局势,不是让他前往雒阳,响应董卓的号召,就是让他前往宛城,投奔到袁绍的帐下。

事实上,提出这两个意见的人,也并没有什么不对,相反的,他们的思路很正确,很符合当下的主流形势,也很符合颍川荀氏眼下的实际利益。

尤其是投奔袁绍,对于荀氏家族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弊端,全是好处。

袁氏身为关东士族领袖不说,同时袁绍目前的基本盘南阳郡临近荀氏之所在的颍川。

古代人讲究一个人离乡贱,荀氏若主动向袁绍靠拢,就等于为颍川荀氏的本家找了一个可以保护其家族的依靠。

若是投奔董卓,万一以后董卓真跟袁绍打起来了,而荀氏的大本营就在袁绍的眼皮子底下,这又让荀家人如何自处?

就近择主,是当下这个时代的主流。

不过,荀爽希望能够听到一些和主流不一样的声音。

因为眼下的时局,可以说是东汉王朝自建立一百六十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变局。

眼下的这种格局,放眼历史乃至于前朝,几乎没有先例可循。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变通自处,不但是荀家需要琢磨的,更是天下每一个家族都需要琢磨的。

如今,在下一辈的子侄中,终于听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声音。

且不管他说的对不对,但他肯在看似只有一条道路的混乱时局之中,为荀氏另外再琢磨出一条道路,这就非常的不易了。

便听荀彧继续对荀爽道:“我与刘德然并不相识,但曹孟德这个人,我还是很了解的,此人胸怀大志,眼光深远,能辨英杰,昔日我与他品评雒阳一众英杰时,孟德对于刘俭的评价甚高。”

荀爽奇道:“高到什么程度?”

“高到远超袁基,袁绍,袁术三人。”

荀爽倒是有些好奇了:“曹操对其作何评价?”

荀彧道:“曹操曾言,刘俭待袁基以兄礼,用野莽而不疑,交关羽,张飞于微末,拔徐荣,高顺于行伍,左提右挈,人皆归心,鱼水为譬,不世之雄也。”

荀爽闻言,哈哈大笑道:“这曹孟德,却是将自己当成了许子将?到处品评于人?”

荀彧笑道:“似是有之。”

荀爽缓缓地敲打着桌案:“不过说起许劭,我倒是想起一件事,听闻曹操昔时,曾威逼许劭赠其品评之语?”

荀彧道:“当年孟德曾置厚礼于劭,许子将看他不起,后为孟德所胁,子将不得已,赠其评语: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荀爽摇头叹道:“英雄不英雄的,姑且不论,这奸贼倒是说的挺准,年纪轻轻的,在雒阳正事不做,整天琢磨这个,琢磨那个的,奸贼之称倒是相称!”

说到这,荀爽看向荀彧,道:“你觉得这个曹操,可能成为维持秩序之人!”
上一篇:箱子里的大明 下一篇:嫁高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