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玄德当主公(1222)

作者:臊眉耷目


董卓军按兵不动,将士们没有指挥权,三军将士们的目标不明,而在这个时候,西凉叛军却开向董卓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吕布和牛辅指挥三军将士稳定局势,但是却形成不了有效的反击。

这是因为张济和胡轸等人对于吕布和牛辅的指挥并不服气,双方在军权指挥上面产生了冲突。

内部既然不平稳,那对外就更没有办法做到上下一致了。

西凉叛军借着这个机会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连续打了好几个大胜仗。

董卓军的本部本来已经稳固了,凉州东部的广大地域本已经趋于稳定,各路叛军已经都被驱逐到了凉州西部或者凉州北部。

但是现在凉州各部叛军首领在发现了战机之后,纷纷组织反扑,导致中央军不能够继续稳固已经打下的基本盘,只能够收缩战略空间,向着汉阳郡的治所冀县集中。

前线战略失败,后方的关中叛乱又四处兴起,这就导致了整个关中以及凉州呈现出了一种进退两难之势。

对于朝廷来说,现在真的是一个最危急的时刻。

在这种时候,袁绍若是不出兵进入关中,那又应该等待何时呢?

针对这种种有利的局势,袁绍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要抢在其他所有人之前,先一步进入长安。

第六百一十六章 皇帝急了问太监

关中的情况,自然不可能只有袁绍一个人知道,刘俭那面自然也是知道的消息。

刘俭在这知道这件事以后,所做的第一件就是迅速找到了负责校事府的贾诩,让他增派人手往荆州,随时查探袁绍的动向。

但是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刘俭提前知会,贾诩早就有预判性的都做到位了。

他将目前有关天下各处主要的信息都告知了刘俭,而且个中的情报都非常的详细,甚至包括董卓在凉州与马腾和韩遂交战的细节,校事府方面也尽量做到事无巨细的回报。

很显然,贾诩在这方面确实很有能力和潜力。

不过,他也向刘俭提出了他的一个意见。

就是目前校事府的进步虽然很大,但精英人员还是太少,河北有足够的财力可以培养人才,但培养是需要时间的,而且管理上的精英人才实在太少,贾诩身边可以指挥调度的高级别人员捉襟见肘。

针对贾诩提出的这个问题,刘俭也早就有了解决方案。

在组建校事府之前,刘俭曾让他的同门国渊组织了一支实力强劲的侦查部门。

这支部门的人员虽然不像是校事府一样承担那么多的责任,比如说刺杀潜伏等事,但在情报刺探上,国渊所率领的这支队伍的人实力和素质确实很高。

于是,刘俭决定让国渊的这支队伍加入到贾诩的校事府中,增强校事府的整体人员实力和素质。

现在,相比于关中,刘俭更加注重袁绍目前的动作。

益州刘焉的死,一定会促使袁绍有所动作,就看他的动作是向北还是向西了。

因为贾诩往益州也派遣了不少校士驻扎在益州本土,定时向回传消息。

“刘焉既然已经死了,那益州那面的形势必然全部会倾向于袁遗,刘焉那几个儿子无论是在声望还是能力上都远不及其父。”

“指望他们在益州能够翻起什么风浪来,只怕是不可能的,现在就盼着他们不要被袁家在益州彻底的剿灭,能够留下一点残局的势力。”

“这样一来,也方便日后我与他们接洽。”

贾诩惋惜的道:“如此,也就只能看天命了。”

“大将军,袁绍在荆州调集各郡的兵马,筹备军械,同时还暗中调集民夫骡马,还将各郡仓廪中的粮食向南郡集中,很显然,就是要有大规模的行动。”

“依照老夫推断,袁绍原先也是想抱着后发制人的态度,让大将军先行进入关中,但是现在,他改变了主意。”

“咱们也应该赶紧行动了。”

刘俭言道:“这次的事情重大,你也随同我一起去,另外荀彧也随我前往,荆州那边你要随时盯住,看着袁绍那边有什么后续动作正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怠。”

贾诩问道:“大将军,那咱们何时出发?”

“袁绍行动之后,咱们就兴兵。”

贾诩捋着自己的胡须,奇道:“大将军,只是不知咱们的军械,粮草,还有士兵可曾都准备妥当?”

“自然是在各处准备着,只是声势并没有闹得那么大。”

“各郡都在按着我的指示,暗中将原先的储备粮向着河内的方向集结,现在三河那面反叛闹得最凶,朱儁有重病在床不能起身,韩浩抵挡不住叛军,屡次向我们发出求援。”
上一篇:箱子里的大明 下一篇:嫁高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