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玄德当主公(1044)

作者:臊眉耷目


“眼下,能够在朝中继承慈明公遗志,整合清流势力的人,也只有公达先生一人了,若公达先生不弃,大将军愿为外援。”

一句大将军愿为外援,可以说是深深的触动了荀攸的心。

其实,就算是孙乾他们今日不来与荀攸说这件事,荀攸也当继承荀爽生前的遗志,在长安城中扛起古文经清流集团这一面大旗。

当然,荀攸虽有才智,且颇有名气,但是与荀爽的号召力相比,终究还是差了不少。

荀爽虽然对荀攸寄予厚望,但荀攸对自己能否担此重任也没有信心,毕竟他要在朝廷之中与之周旋的人,可是董卓,杨彪,王允,淳于嘉之流啊。

哪一派都不是省油的灯。

在这种情况下,荀攸若无外援,拿什么与他们抗衡呢。

但是如今刘俭主动来与他联合,荀攸的心中陡然间增添了不少的底气。

若是刘俭肯作为荀攸的外援,再加上郑学一派的人的支持,则荀攸就有足够的底气,在朝中建立一个由清流集团成立的势力。

虽然这支势力没有兵权,但也足够让董卓还有杨彪、王允一众不能小觑。

当然,或许过几年之后,清流集团能不能在刘俭的帮助下,在朝中掌握一定的兵权,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对于荀攸本人来说,一个崭新的时代和属于他的独特机遇即将来临。

第五百三十章 长安第三势力开始组合

董昭等人临走之前,乘着旁人不注意,董昭将一卷绢帛偷偷的放在了荀攸的手里。

“公达先生,此乃家书,乃吾等受人所托,转交给公达先生的。”

荀攸是何等的聪明人,旦夕之间就明白了这份绢帛乃是何人所写的。

定然,是自家那位有着“王佐之才”声望的叔叔了。

送走了董昭等人之后,荀攸拿着荀彧的书信返回了自己的居室。

虽然荀攸是荀彧之侄,但是论及实际年龄,他比荀彧还要大上六岁。

荀彧是有着王佐之才的声名,但荀攸一直都觉得,自己的政治能力和才华,绝不在这位叔叔之下。

可是直到今日,他终于感觉到,自己还是慢了自己叔叔几步。

别的不说,单冲眼光上来看,整个荀家中的人就都让荀彧给比下去了。

刘俭这个人,当真是了不得啊。

先前以为荀爽为了荀氏家族,主动替刘俭寻找支持,成就了刘俭,使荀家获利。

但是现在看来,或许打从一开始,就是刘俭利用了荀家,而不是荀家利用了刘俭。

想到这,荀攸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绢帛,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笑容。

“文若叔叔,终归还是你眼光犀利!看的深远啊,侄儿这一次落你真是不下几百步了。”

……

但是荀攸不知道的是,他现在心中感到惊讶、佩服的那个大将军刘俭,在长安下一步所做的布局中,并不是只针对他一个人。

另外还有两个人也是在刘俭的计划之中。

而这两个人并不由董昭负责联系。

张既负责替刘俭去联络这两个人,想与这两个人达成同盟。

这两个人,一个人是汉室宗亲刘表,一个人是关西大儒之马融之孙马日磾。

扶风马氏是关西士林的顶级门族,马日磾的祖父马融,经学造诣在关西独树一帜。

在关西士子的心中,马家在经学上的造诣和威望,近来甚至要超过累世三公的杨氏一族。

而因为都是名门,且在地域上相对较近,马家一直与杨家走的很近,并且支持杨家任何在朝中的政治决定。

按道理来说,马家是不应该背叛弘农杨氏为首的今文系公卿集团的,但是现在来找他们马氏的人乃是张既,而张既代表的是刘俭。

刘俭是郑学门人,他的背后是郑玄郑康成。

而郑玄昔日也师从马融,与关西名门马家有着极为接洽的关系。

当然,若是仅仅只是靠一些经学名士之间的师徒关系、祖辈交往,并不能说动马日磾放弃支持杨彪等人,转而投向刘俭支持的清流士人队伍。

但是,刘俭却能够掌握一些别的东西,让马日磾心甘情愿的与自己合作。

刘俭能提供给马日磾和扶风马家什么东西呢?很简单,那就是渠道。

什么渠道能令扶风马家如此感兴趣?

若是真计较起来,扶风马氏或许会觉得有些愧颜无地。

只因为刘俭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并不是学术性的渠道,而是赚钱的渠道,升级家族产业的渠道。

扶风马氏这么多年来一直秉承着学术为先的家族原则,但是同时也秉持着享受奢靡生活的做派。
上一篇:箱子里的大明 下一篇:嫁高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