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里的大明(605)

作者:三十二变


“一叶,咱们去爬山玩吧。”

“好啊好啊!”

……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正月,京城。

崇祯皇帝朱由检端坐在龙椅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人不少,穿着打扮也很肃穆,议的也是国事,原本应该是一个所有人都精神抖擞的场合。

但是,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检显得有点颓废,文武百官展现出来的精气神也有点黯然,使得整个朝堂都显得灰暗压抑,缺乏帝国之初时那种蓬勃向上的气势。

就在不久前,山西那边的消息奏报了上来,王嘉胤称王,麾下一百多个头领,三十五万大军,让朱由检和所有文武百官都挨了当头一闷棍,吓了个不轻。

三十五万啊!

朱由检的心情就仿佛坐上一台跳楼机。

心里忍不住暗想:这匪首比朕的军队还多,朕要是能有这么多兵力可用,建奴都已经挫骨扬灰了。

他想了许久,才缓缓开口:“诸卿,秦晋之地的匪患,愈演愈烈,究竟该当如何?”

陕西参政刘嘉遇站了出来:“陛下,臣才从陕西那边过来,带了一封三边总督杨鹤写给陛下的信,请陛下允许臣当廷朗读。”

朱由检:“你念!”

刘嘉遇行了个礼,从怀里拿出书信,大声读道:“盗贼之起,总因饥荒之极,民不聊生。若剿,行粮犒赏,所费不赀,诛不胜诛,屡剿而屡不定。盖解而散,散而复聚,犹弗散也。必实实赈济,使之糊口有资,而后谓之真解散。解散之后尚须安插,必实实给与牛种,使之归农复业,而后谓之真安插。如是则贼有生之乐,无死之心,自必帖然就抚。抚局既定,剿局亦终。臣所谓欲行剿抚之实著,必有剿抚之实费者此也。”

“况费之于剿,金银一去不还,且斩首太多,上干和气。费之于抚,金钱去而民在,活一人即得一人性命,盗息民安,利莫大焉。”

第450章 劣迹斑斑的贼子

朱由检仔细听完,懂了,杨鹤的意思是:若是花钱剿贼,钱花了就没了,而且还杀了不少人,有伤天和。若是招抚贼子,虽然把钱花了,但是民还在,还可以继续征收赋税,把钱收回来。

感觉有点道理啊!

他正想到这里,就听到文武官员齐齐道:“今正用抚!”

朱由检一看,文武官员居然全都赞成用抚,看来招抚确实是最好的办法,没有之一。

他咳了一声,开口道:“寇亦我赤子,宜抚之。但是杨爱卿在信里也说了,若是要招抚,需要给耕地,给牛种,使之归农复业,这需要一大笔钱……这钱从何处出?”

这话一出口,他猛地感觉到不妙。

糟糕,上套了!

果然,一个文官立即上前一步:“陛下,国库无银,唯今之计,只能用您的内帑了。”

接着第二个文官又上前一步:“请皇上动用内帑。”

第三个文官:“请皇上动用内帑。”

“内帑!内帑!内帑!”

这两个字仿佛弹奏成了肖邦的夜曲,在大殿中回荡。

朱由检脸都黑了,但现在已经势成骑虎,他刚刚才说了一句“寇亦我赤子,宜抚之”,总不能马上翻脸说那些贱民不是我的赤子吧?

没办法了,强撑吧,压箱底的钱还是有的。

朱由检御笔一挥:“陕西屡报饥荒,小民失业,甚至迫而从贼,自罹锋刃。谁非赤子,颠连若斯,谊切痌瘝,可胜悯恻。今特发十万金,命御史前去,酌被灾之处,次第赈给。仍晓谕愚民,即已被胁从,误入贼党,若肯归正,即为良民,嘉与维新,一体收恤。”

御史吴甡接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带着朱由检压箱底的十万两银子,出发,前往秦晋,招抚流贼……

对了,别的贼都可以招抚,有一个不行,那就是已经称王的王嘉胤,朱由检亲口下旨:把他往死里打!

……

数日之后。

延安府外,树林之中。

苗美带着几十名悍匪躲在林中,看着眼前破败的府城。

自从黄龙山一役,王左挂被程旭率领高家村民团击溃之后,苗美就一直带着最后逃出来的那几十个悍匪到处流浪,在延安府的附近烧抢抢掠,无恶不作。

部队小了,人数少了,已经不可能攻打府城、州城、县城,甚至大一点的乡绅大院都不敢去惹了。

但人数少也有人数少的优势,那就是灵活、多变、易逃脱。

以前王左挂率着几千人就不敢进宜川县,因为进去一次就要被洪承畴逮住暴打一次,但现在苗美只有几十人人,反倒是敢去了,队伍小,目标就小,在督粮道洪承畴的眼皮子底下蹦哒都没问题,洪承畴能击败大军,却逮不住小股流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