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1268)
作者:一品御猫
皇帝就在勤政殿候着贾琮,在看完了史鼐的那封密奏后,脸色非常的不好。
“他史鼎当初的爵位还是父皇顶住朝堂的非议给他的,哪怕他犯了错,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朕依旧看在已故史公的面子上,看在你家老太太的面子上,法外开恩,没有要他的脑袋,他就是这么报答朕的……”
嘭!
皇帝最终是没有忍住,要不是那镇纸是木头制成,估计已经碎成八瓣了。
贾琮试探性的问道:“陛下,史鼐信中可有说,水溶与史鼎他们,到底要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造反!”
呃……
皇帝的怒气确实挺吓人的,但贾琮却不得不再次开口:“说实话,国朝在陛下英明神武的领导下,已经不惧任何威胁。别说水溶还在倭国当野猴子,就算他回到大夏,他也不可能翻起什么风浪来。他们想要联合土司起兵造反,这在臣看来,就是天大的笑话!”
“呵……”
皇帝瞥了贾琮一眼:“你当朕不知道这是个笑话?可这会让朕的改土归流陷入麻烦中!”
英明神武这四个字让皇帝很受用,他气归气,贾琮的看法他还是接受的。
就朝廷现在的实力,别说一个水溶,就是让当初的四大异姓王都活着,同时造反都不会让朝廷有太大的动荡。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大夏已经不惧任何威胁!
不过这件事牵扯到了西南的那些土司,朝廷正在深入推行改土归流,这个时候水溶让史鼎动用史家的老关系去拉拢,的确会对朝廷改土归流的实施产生极大的麻烦。
除非,朝廷能狠下心来,动用刀兵。
“改土归流进行不到一半,龙禁卫那边早前就有密奏,那些土司官本就对朝廷不太信任,已故史公当初与老理国公经营西南多年,若史鼎借此说动了那些土司,起兵对抗朝廷,朕就不得不用兵了。”
打仗就要死人,打仗就要花钱,打仗就会让朝廷改土归流的脚步变慢……
无论是哪一个,皇帝都不想看到。
偏偏西南那边的情况很复杂,真是麻烦。
“不如让臣的姐夫,理国公府一等子柳湘莲去一趟。史鼎不过罪臣,臣的姐夫那可是陛下亲封的一等子。想来那些土司也明白他们与朝廷的实力差距,他们想要的无非是钱、权罢了,咱们给他就是……”
那些土司官为何要抗拒朝廷的改土归流之策,说白了就是担心他们因此失去传承几百上千年来的权力。
还有一个,就是历代以来,中原王朝对西南少民地区的防备与打压歧视。
华夷之别在贾琮看来很简单,少民亦是华夏子民,黄帝与蚩尤,不都是华夏先祖吗?
如此,土司官只要愿意尊皇帝老爷为天下之主,朝廷给他们权力也没什么,土司变县令,朝廷再派出佐官辅佐,将朝廷的命令一道道施行下去,让西南的少民融入国朝这个大家庭。
不出十年,天下间再无隔阂,什么土司割据,什么少民汉民,统统都是大夏百姓,皇帝老爷的子民!
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太太的谋划
改土归流之策是贾琮首次提出,当时不过是他用前世课堂上学到的粗浅知识,描绘了个大概。
真正完善这项政策的,是前内阁首辅文正公魏庆贺、现任首辅大学士周炯、英国公张岳等一众文武大佬。
不得不说,大夏的顶级武勋与内阁的大学士就没一个吃干饭的。
特别是通过科举一路杀出来的人才,他们不缺见识,不缺眼界,不缺才华。
贾琮唯一能够自傲的,就是前世的教育带给他的历史知识以及眼界的前瞻性。
按照内阁与都督府大佬多次推演完善,大夏版的改土归流是有一个总的指导性政策。
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制苗之法,固应恩威并用。
意思便是改土归流应采用恩威并施的方法,让土司主动接受实施改土归流为上策,以武力强行解决为下策。
朝廷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设立府县,添设军事机构,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推行义务教育。
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
元祐十年夏,朝廷借沐王府百年来的好名声之利,在云南基本完成了改土归流。
消息传到广西与贵州,可以说如惊雷炸响,那些土司治下的百姓纷纷响应,想要与云南的少民一样,沐浴皇恩。
毕竟朝廷的田赋已经降到了几乎不计的程度,反而那些土司,还收着人头税、田税等等苛捐杂税,百姓们能吃一口青盐都是一种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