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947)
作者:名剑山庄
更重要的是,看似大军分得很散。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几里的距离之内。有什么动静,很快就能让其他各部聚集过来。
也就是,这种打法。看似横扫。没有重点的。但是会在遇见阻力的时候,自动聚集起一起。敢于抵抗的人。就发现敌人越打越多,一波接着一波。最后覆灭。
这种打法,也没有什么主攻与辅攻,佯攻,这都在因为前面地方的不同,在迅速转化之中。真正做到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一旦遇见战机,一部遇见了阻力。很多其他部队,就会自发的侧翼迂回。直击敌后。同样的正面进攻的骑兵,也自发完成牵制佯攻任务。
蒙古大军能横扫万里,野战无敌,不是没有原因的。
蒙古骑兵总是能及时出现在敌军后方,侧后,乃至其他方向,引发敌军的总崩溃。随即开始大追杀。真正硬啃的敌人固然有。但是并不算多。
只是,这是当年的战法。
这种灵活机动的战法。看似没有一个重心,却要求处处都是重心,当蒙古骑兵遇见敌人的时候,一般小股部队,一个百户,一个千户。但是同时,这个小部队遇见敌人的同时,其实也担负起汇合主力,牵制敌军,并将给源源不断的援军任务。
也就是说,这一个小军官,俨然成为了双方大战的前敌指挥官。
而绝大多数,这些将领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一代之兴,不仅仅有一群名将。还有一群强悍的军官团。就好像朱元璋建立大明。不仅仅有徐达等名标青史的将领,很多不知名的中下层军官其实素质也相当不错。
脱因帖木儿而今的中下层军官团体,怎么能与成吉思汗时期相比。
甚至成吉思汗时期,千户所不过四十多个。当时一个千户拿到现在,绝大多数能够代替他脱因帖木儿指挥全军。
如此一来,脱因帖木儿作战计划,其实是打了折扣。毕竟,而今的蒙古人根本做不到成吉思汗时期的灵活机动。甚至忽必烈时期的蒙古骑兵都未必能做到了。毕竟忽必烈争夺汗位关键战事,是用汉军打的。
这也在脱因帖木儿预料之中。
他也没有要求他麾下的这些将领能最做到他们老祖宗的打法。他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基于一个最根本的原因。
那就是避免与明军骑兵决战。与给大明最大的压力。
没错。
之所以避免与明军骑兵决战。原因很简单。不是打不过。脱因帖木儿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对蒙古骑兵还是有信心的。他不觉得明军几乎全部照搬蒙古骑兵的作战模式。能比得上他们蒙古人。
而是打不起。
第一百三十三章 陡转急下
他虽然不觉得自己麾下的蒙古骑兵比不上明军的骑兵,但不得不承认,明军骑兵是有相当战斗力的。双方一场鏖战。不管输赢都会死伤惨重。
而蒙古人是真损失不起了。
而今他手中。号称二十万骑兵。其实已经是全部的男丁了。
不少都已经是白发苍苍了。比他还老。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啊?不打,等死。打,现在死。
他能做到。就是死中求活。
脱因帖木儿不反对和谈,但是他知道一切谈判,都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的。他就是最大规模向明军施加压力。好让明朝知道,他元朝实力尚存。权衡利弊,谈判比打下去更好。双方的和议才能达成。
怎么样才能给明军最大的压力,如果能将长春堡给拔了,自然再好不过了。
但是可能吗?
脱因帖木儿知道,不可能。
或许当初强攻的话,是有可能拿下的。但是而今明军经营数年,已经不可能打下来了。即便真打下来,也会损失惨重。于是,他选择了另外一条路。那就是避实击虚。
前文说过,而今的辽东既没有边墙,也没有长城。不过是借助天然地势。与辽河形成一道防线而已。
是有缺口,有的方能突破的。
脱因帖木儿也知道,这几年辽东好生兴旺发达。他不去打长春堡。直插辽东腹地,将辽东搅他天翻地覆。最好的结果,还能俘获一些人丁回去。次好的结果,辽东大伤元气影响调兵遣将。
给元廷争取几年时间。
当然了,脱因帖木儿这样做,并不是没有风险的。
最大风险不是别的。
就是将明军好几个卫所甩在后面,真以为这城池里面的都是死人啊?陷入明朝腹地,进去容易,出来就难了。
只是,而今脱因帖木儿手中一副烂牌,他能选择的打法,本来就不多,不兵行险招,怎么能行?
燕王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