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843)
作者:名剑山庄
丁显碰了这些的人蛋糕。朱元璋何必为他们遮风挡雨?
而且朱元璋知道,未来发展方向,必然会遇见分歧的。他强压下去,也是无用的。这是利益之争。路线之争。总是要翻出来的。朱元璋也要看看某些勋贵在海上捞了钱,有没有资本家的自觉。
什么自觉,就是自己赚了钱,还觉得对付说的对。
如果这样的话。朱元璋觉得自己一蹬腿。儒家立即将局面给翻过来。如果有这个自觉,那么他们就应该支持某些支持他们在海上赚钱的学派。
不用说了。说得就是何夕一派。
有这样自觉的勋贵,自然能留下,没有这样自觉的勋贵,朱元璋也不会杀了。这些年朱元璋也没有那么大的杀性。不过边缘化是必然的。
第六十七章 风声渐起
太子说道:“父皇,儿臣觉得治大国如烹小鲜。要注意火候。虽然说海关赋税不少。但是天下最重要的还是田赋与徭役,这才是朝廷之根基。故而臣以为?”
朱元璋不听太子所言,淡淡地问道:“你怕了?”
太子哑口无言,不知道该说什么。
是的,太子怕了。
太子与朱元璋不同,是一个守成之君。让他按部就班处理朝廷政务,完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让他披荆斩棘,开出一条血路。这实在是太子所不能做到的。是的,太子是有些手腕。但是手腕太软了一些。
不说别的。让太子如朱元璋办一个案子牵扯数万人。毫不留情。太子就做不到,下不了这个狠心。
但是未来社会转换,很可能在太子登基为帝这一段时间完成。那将有多大风暴。甚至叛乱。太子真的有些发怵。
朱元璋眼睛之中,有淡淡的失望。他此刻真有的立燕王为储君的想法。
最少,燕王在这一件事情上,定然是不会怕的。
毕竟战场上,是最锻炼人的。在战场上,越害怕的人,就越容易战死。从战场上锻炼出来的人。都有常人所没有的刚毅果敢。朱元璋是这样,燕王或许不如朱元璋。但也有。
朱元璋根本没有“怕”这个概念,他只恨,上天不给他多一点时间。让他将这一场大变革完成了。当然了,如果上天愿意再借五百年,那就更好不过。他觉得能让新时代提前来临。
未来的狂风暴雨,不仅仅不让朱元璋感到害怕。反而是期盼。他期盼遇见这些。比起而今的苟且调和,各种制衡。朱元璋更习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是朱元璋的本性。如果不是他知道杀功臣的种种弊端。他决计不会与这群人打这种小算盘。
只是太子是这样,而燕王,打仗还行。担负起整个大明走向新时代的责任。却是万万不能的。不仅仅他不能,朱元璋环顾自己儿子之中,似乎所有人都不能。
这大概就是英雄豪杰最大的悲哀,虽然朱元璋的儿子们,放在哪一个时代都不能说是无能之辈。但是比起朱元璋自己。却是差太远了。
朱元璋一瞬间没有说话的心思了。他摆摆手说道:“你回去好好想想吧。”
太子顿时感到浑身冰冷。心中的危机感,简直爆棚。他想给朱元璋说,自己不担心,不害怕。能将这一件事情做好。但是说不出来,因为这样的假话。是骗不了朱元璋的。
但是,如果将太子之位拱手相让,他也是万万不愿意的。
他一生下来,就是要当太子的。
如果而今将储位让出去。他这一辈子,简直是一个笑话。他活着的意义何在?
太子出了乾清宫,缓步走在汉白玉台阶之上,脚步平缓。但是呼吸急促之极,脸色潮红,眼神之中无数思想翻滚。不知道再想些什么。
……
丁显新办的报纸,叫做民报。
因为有东宫的支持,数日之内,传遍天下。
很多官员对报纸,还停留在是朝廷办的这个概念上,再加上报纸成本不高。即便算上邮费,一张也不过十几文钱。很多衙门都下意思定,他们甚至不知道,有不定的选型。
于是,丁显借助这种官僚主义的错觉。一下子打开了市场。而首刊,有如此劲爆的题目。一下子有强烈的反响。
影响力遍布全国。让今后很多报纸都追不上。
而民报首刊来到北平的时候,朱元璋的圣旨也到了北平。
冯胜与北平城中诸多将领一并听了圣旨,对傅友德说道:“恭喜。恭喜。”
傅友德得知他将代替蓝玉,出任征东将军,负责日本战事。简直是大喜过望,合不拢嘴。对向他道贺的冯胜说道:“多谢,多谢,不过是晚辈的残羹剩菜。我也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