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618)

作者:名剑山庄


冯胜说道;“关于你怎么守住这里?”

何夕一愣,苦笑道:“国公目光如炬。”

冯胜说道;“别拍马屁。直接说吧。”

何夕说道;“是。”随即从城墙上指着下面。说道:“国公请看,下面码头就在城墙脚上。只要水路连通。这座城池就永远不会线陷落,而今的鞑子早就不知道怎么打水战了。”

冯胜本来想说,这里哪里有水师啊。

因为下面是松花江啊。松花江,是发源于长白山,一路先向西北流,然后绕一个大圈往东北流,汇入黑龙江之中出海。而辽东是辽河水系,两边是不相交的。

即便辽河上,有千万艘船,也不能到松花江之中的。而用马车,有人力抬到松花江里的这些小船,即便是运粮都有问题。更不要说。作战了。

只有没有常识的人,才会有这个想法。

何夕是没有常识的人吗?冯胜知道,何夕不是。那么这里面必然有问题。冯胜心中一转,说道;“你想挖一条运河了?”

是的。这是冯胜唯一的答案。

用几十万俘虏要做的事情。只有挖一条连通辽河与松花江运河了。

何夕说道;“国公英明。我正有此意。只要挖通辽河与松花江,辽东船只直接进入松花江流域,国公今后要多少粮草就有多少粮草,要打多远,就能打多远,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冯胜怦然心动。

不说别的。东北地区即便水走向,他是知道的。大明的水师一进入松花江流域,面对没有水师的残元。直接掌控制河权,在东北这样水道密布的地方,就等于掌握一张交通网络。

虽然东北河道没有经过修整,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那也比陆上,人扛马驮得好太多了。

这一次征战,何夕最大的功劳,就是粮食运到了前线。而何夕之所以能做到。不就是因为河运的。而且仅仅是用一些小船来运。一旦运河开通,大船直接进入辽河,今后这里是谁的天下。还用说吗?

以此为根基,追亡逐北,灭此朝食,还有困难吗?

冯胜沉吟片刻,反复思量,说道:“这运河能修通吗?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第三十三章 辽松运河计划

何夕说道:“如果国公愿意将这二十万壮丁留下来,只需三个月。而且这里一切都准备好的。沈阳铁厂那边,已经打造了大量的工具。而且为了支援前线,这里储备了大量的粮食。而今退兵。这些粮食要运回后方,其中耗损也很严重的。这一来一去之间,估计就要耗损三成左右。还不如就地以这些军粮供应大军修建运河。”

“我勘探过这里,从东辽河到这里,大概三百多里。但其中有其他天然河道支流可以利用。中间挖掘不到二百里,其中有几座分水岭。但都不高,大概在三十丈与六十丈之间,而且都是土山。可以挖穿。当然了,挖穿的话,工程量太大。可以用船闸的方式,令船翻山而过。”

“三个月,二十万壮丁。决计是可以的。”

何夕早就有腹稿了。冯胜一问,就和盘托出。

其实,辽松运河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计划。当然了,这个新鲜是指后世。在清朝中期,就有人提出这个计划。孙中山先生的全国交通计划之中,也是有辽沈运河。而国家北水南下计划之中,更是有辽松运河计划。

当然了,发展的后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辽松运河计划了。是连通东北内地的计划,连通黑龙江,辽河,门图江,鸭绿江计划。如果能办成,东北内地就能通过水路出海了。

后世计划之庞大。不是何夕敢想的。

何夕能想到的,就是勉强将辽河与松花江联系到一起,而且水道也很狭窄。好在这里分水岭的地质不算太恶劣。不像更北的地区,就已经有了永久冻土层。更增加了施工难度。

但是何夕规划的运河,最窄的地方,大概有三丈多一点,也就是十米。辽河之中大一点的船只都不能通过。但也是无可奈何的。只能先解决有无问题,等手中宽裕了再扩建不迟。

而这样的运河,在后世,几乎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某些灌溉干渠宽。

冯胜心中思忖了好一阵子,说道;“我只能说我不反对,而辽东剩余的军粮,你也可以自己处置。这些俘虏,也在辽东安置。但是其他的事情,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另外,你要做好准备。你既然敢对我,你能三个月做完这一件事情,我也相信你。但是我提醒你一样,鞑子不会坐视不理的。”

何夕心中一凛,说道;“下官明白。”

何夕的做法是阳谋。这一条运河一旦修好。其中的好处有多大。谁都能看明白。鞑子那边也不会不知道。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娘娘总是体弱多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