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287)

作者:名剑山庄


朱元璋说道;“怎么不可量化,每一百姓服役多少天,是有规定的。”

何夕说道:“陛下,一直说我不懂大明,为什么今日如此自欺欺人。”

朱元璋说道:“何出此言?”

何夕说道;“服役几天,全在官员一支笔而已。陛下如何核查,他们写的对还是错?”

朱元璋一愣,忽然说不出话来。

如果寻常皇帝,或许不明何夕说的是什么。但是朱元璋从最下面爬上来,太明白官僚们的德行。凡是上面不查的,或者查不到的,几乎是放任自流。没有有效监督,就等于放任。

徭役这上面怎么监督?

查田赋,可以查收上来多少粮食。查各项税收,可以查收上来多少银子。但是徭役这东西,根本没有办法查。或许有人说查工程。徭役总是要办事的吗?但是工程里面偷工减料太容易了。而且能让百姓给他们干私活。将徭役转变成金银。

而且除却当时的人,很难查出来的。

而且定量上也很难。让百姓多干一点活,百姓即便不愿意,也不至于反抗。甚至不敢反抗。很难做到监督。

其实,底层的任何事情上面都很难监督的。赋税,不管是实物赋税,还是货币赋税,最少还能见到的东西,而徭役是什么都看不到,上下其手的空间太大了。

朱元璋叹息一声,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且放放吧。”

如果说朱元璋不注重徭役,那是不对的。从底层出身的朱元璋,太明白徭役这一件事情的害处了。但是朱元璋一生做的就是均平。在徭役上也是,在制度上建立黄册,建立徭役册。编户齐民。让百姓每年出徭役的天数是固定下来,一般是十年轮两个月。说起来也不多。

但制度是制度,现实是现实。

其实明清两朝,单单算赋税的。都不高。但是算上徭役,就让百姓苦不堪言了。

朱元璋没有想过废除徭役吗?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大明朝廷没有钱。

大明朝廷的运行成本,很大一部分都是用徭役的方式抵消掉的。甚至可以说,中国中原王朝的国力,很多时候都是以徭役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但凡做到编户齐民的国家,都能爆发出极其强大的力量。其根本就是能将徭役给征收上来。无偿调集百姓做大事。

但是同样这种模式,也对生产力提升感受模糊。

因为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下子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都是一点一点地推进。但是很多进步刚刚开始的时候,还不如多招一个人方便。

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什么张居正一条鞭发之后,晚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因为一条鞭法,将一切徭役折进了田赋之中。

不过,今日这一番话,虽然没有说动朱元璋。但是也让朱元璋受到了教育,今后大明该往什么地方走。有了模糊的方向。

第七十一章 铁币与铜币

何夕也知道很多事情,不能轻易动的。比如徭役,动徭役,就是动大明的根基。也只能立即转换思路,去想其他来钱的办法。

何夕想来想去,心中暗道:“可惜了,不能乱印宝钞,其实印宝钞才是最赚钱的。”

印宝钞?何夕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陛下,臣想到一个能让太平铁厂赚钱的办法。”

何夕说道:“马鞍山铁矿,是一个铜铁混合矿。”

“铜矿?”朱元璋说道:“铸铜钱。可以是哪里有多少铜?”

何夕说道:“铜矿是附带的。铁矿才是主要的。”随手何夕从身上的钱袋之中,摸出一个一元钢镚。说道:“其实铁钱也是可以的。”

朱元璋摇摇头说道:“铸铁钱,与印宝钞有什么区别?”

何夕说道:“如果说,铁钱价格之铁价之上,那就是大钱,但是如果铁钱价值在铁价之下,那就不是了。”

朱元璋一愣,说道:“你什么意思?”

何夕说道:“我们打造的铁钱,其实是钢钱。钢本身就是有价格的。远远在铁价之上,以而今的钢价,一百枚钢镚大概一斤。而今的一两银子,大概是卖不了十斤钢的。”

朱元璋一愣,说道:“一文钱,换十枚铁钱?”

何夕说道:“这个价格还能再商议一下。”

朱元璋说道:“这个能做到吗?”

何夕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大概是能做到的。”

在何夕在军器局改革之前,这是做不到的。因为铸钱并不仅仅看铁价。还是要看铸造成本的。但是而今铁甲都能锻压了。区区硬币为什么不能。如此一来,成本急剧降低。

这才能支撑何夕的铁钱计划。

而且对很多百姓来说,小面额铁币也是需要的。因为很多地方百姓,一年搞不到多少钱。很多偏远农村百姓,都是以物易物的。不过,同样的问题,铁钱计划的获利也是有限的。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娘娘总是体弱多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