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259)

作者:名剑山庄


灯光在练子宁的眼中跳跃,依然在提笔不休。

第五十三章 风雨中的来信

“恩师在上,弟子黄子澄万安。”

同样在油灯之下,黄子澄也在聚精会神写着信。同样是给何夕的信。

只是黄子澄神情要比连子宁兴奋多了。

“弟子在东胜卫勘探,黄河百害,唯利一套,诚斯言哉。臣观此地有前元旧城,虽已荒废,然挖出陶罐两个,其中皆粟。行走之间,见荒田数亩,挖地尺余,见耕作之痕迹。此地足以耕种。”

“从丰州河到黄河数百里,水草丰盛,旧敕勒川也,其歌云,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经营日久,足以为塞上江南,此地产粮一石,当燕云之五石,中原之十石,江南之二十石也。”

“然荒草没城郭,蒙古牧民不通耕种之事,东胜位所居着唯有士卒,百物匮乏,一铁锅,当中国之价十倍,他物贵贱各异,有价无市。”

“经营此地,任重道远。仅以屯卒,全然不可。”

“——”

两人书信,穿过千山万水来到南京的时候,整个南京都已经进入夏季了。

作为长江四大火炉,在没有降温条件的情况下,何夕也是日夜不落汗,简直难以度日。没有空调的情况下,这简直是要人命。

好歹何夕做了一些准备,在自己卧室墙壁地板下面有铜管,冬季作为暖气灌入热水,而今作为冷却,灌入凉水。但是在日照之下,水缸里面的水都有一些烫手。所以这降温条件并不是怎么好。

但是比起其他人算是好了。

何夕干脆给学生们放假,有什么事情可以登门求教,其他时间让他们自己安排。毕竟都不是小学生了。自习时间多一点,也无妨。

何夕此刻就满头大汗看着书信,甚至不敢用手去拿,一拿准将信纸打湿,都是汗水。

何夕将这两封书信反复看数遍,心中也是有无限感慨的。自己也算是别的人后台了。虽然后台这东西,好像是反派标配。不过,他思量许久。觉得两人分析的确不错。

练子宁所去的大宁,也就是后世赤峰地区,也是清代的承德左右。在明清时期,几乎是纯牧区。清代皇帝也是去承德打猎的。不听是种田的。

当然了,正如何夕前文所言,漠南这片地方,大部分是放牧的,小部分是可以种植的。甚至硬来的话,大部分地方也不是不可以种植,不过会引起严重的草原沙漠化。前些年沙袭北京,与清末大面积开垦草原,是脱不开关系的。

而东胜卫,丰州滩,外套地区是不一样,这些地方临近黄河,即便降雨不足,但是如果能引黄河水灌溉,其实是可以作为农耕区域的。

毕竟,后世蒙古板升,归化城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清代的时候,这一片地区开垦也是最多的。

何夕想想了,随即给两个弟子回了一封书信的。对练子宁表示慰问,让他戒骄戒躁。安心做事。一旦有功劳,他定然上报朝廷,并让他不要说要死要活的话。很多事情都不一定会成功,保存有用之身,再做即可。

给黄子澄的书信,却是严厉训斥。

说他下车伊始,就如此狂言。不知道,他作为朝廷特使,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朝廷决策。一旦朝廷采纳他的决策,投入无数资源给东胜卫,如果不成的话,即便将他千刀万剐,也不足以谢天下。要他细细调查,当地水土,温度,气候,原来耕种的旧址,等等一一调查清楚,最后自己开垦几亩田地,要选那种各种条件最好的几亩,选条件最不好的几亩,中等的几亩,还有各种庄稼,小麦,小米,大豆,都要尝试,完全确定才可以上报云云。

当然了,何夕是这样给黄子澄说,但是对黄子澄的书信内容,还是相信的。

做完这一些事情,他沉吟片刻。决定入宫一趟。

虽然这两个弟子的关系挂在秘书监。不归何夕正管。但是一来何夕自己就挂在秘书监的官职,其次,他们之所以被派出去,也是因为何夕。

这一点谁都知道。

何夕不可能不管的。再者,这种第一手资料,还是要让朱元璋知道为好。

何夕离开家的时候,忽然刮起了风,凉风吹来。何夕觉得凉快了不少。也没有多想。只是来到乾清宫的时候,天已经阴了。

宫殿很深,即便阳光正好的时候。宫殿最里面也是有一些光照不足的。更不要说,此刻天已经阴了。风也在呜呜地怪叫着。

徐正很识趣将乾清宫的灯给点上了。

何夕见了朱元璋,寒暄几句,将手中的书信递给了朱元璋。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娘娘总是体弱多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