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1931)

作者:名剑山庄


如果没有打仗。军队会是什么立场。

不客气的说,大部分勋贵的立场是比较保守的。如果变法会闹得天下大乱的话,这些勋贵们会联手,让何夕下台的。

甚至让何夕去死。

但是这些,都不能说。

毕竟这不是什么好事。这写到祭文之中,将来列入史书之内,真不知道是朱元璋的闪光点,还是污点。

其次,就是变法这一件事情。

北京的变法,在很多方面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洪武年间变法形式。

之前,兵危战急,很多时候,大家都要看实效,对其他方面并不是太在乎的。但是而今不一样了。仗打完了。很多事情都要说清楚了。

毕竟,何夕的变法也侵犯了很多人的利益。

这种情况下,言明朝廷的变法主张。说明变法所取得的成就,将这些归为太祖皇帝的想法,也算是给变法做背书了。

最后,自然是正统性上了。

这也是朱雄英最在意的一点。

虽然说,何夕想要将今后的天子,变成民主。从上天之子,变成万民推选之主。但是这一件事情,是一件很长远的规划。

很多事情要适应现实。

现实就是,大明效忠朱雄英,从来是认为朱雄英是朱元璋的皇帝,而不是其他。

为了安抚天下民心。自然要在这一件事情上,反复强调。

总之,一场浩浩荡荡的祭祀太祖。算是为连续数年的战事画上了句号。

在这一件事情之后。朱雄英才带领文武百官,从聚宝门正门,浩浩荡荡的进入了南京城中。

不管对于何夕来说,还是对于朱雄英来说。南京城都是久违了。

只是进入南京城后,很多事情都才刚刚开始。

第一百九十六章 余韵

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北京的各种机关迁到南京来。

虽然说,何夕与朱雄英早就有共识。

那就是将来一定会迁都北京的。

这就是北京的工业基础的决定的。

南北之战,说明了一件事情,谁掌握钢铁与火药,谁就能掌控天下。而北方发达的自然资源禀赋,有利于建立大型钢铁企业。

处于战略安全的考虑,中枢直接掌控这些企业,才符合朝廷强干弱枝,驾驭天下的逻辑。

在很多情况没有发生改变的时候,张之洞这种将钢铁企业放在眼皮底下的做法,未必不是一种智慧。

因为这就是力量的根本。

不管是何夕,还是朱雄英,让工业中心与政治中心,长期分离。谁都觉得不妥当。

就何夕本身来说,他背后的势力,有很深厚地方背景,之前可以说是辽东派,但是而今说是北京派也是可以的。

何夕更希望回到北京去。而朱雄英不一样,借助朱元璋的余荫,朱雄英很容易在南京获得支持的。

不要忘记朱元璋对南京这一片土地做过什么。

联系近三十年不收赋税。让南京百姓从骨子里拥护朱家天子。即便这个天子是从北京打过来的。

双方稍稍有一些隔阂。

但是朱雄英只要有一些手腕。是很容易摆平的。毕竟,朱允炆已经是过去时了。

只是,南京到底是之前大明的首都所在,北京仅仅是一个陪都而已,即便何夕与朱雄英都存了迁都的想法,但是依旧不可以现在就做。

必须先要稳定了南方民心。

最少要在南京住上两三年,当战争的硝烟在大明彻底消散之后,才能考虑迁都这一件事情。

所以,中枢机构最少要在南京维持两年。

而历史上燕王朱棣入主南京之后,是直接任命降官,接管中枢的。但是而今何夕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北京中枢体系,其实并不算完善。在战争之中,何夕也遇见了很多事情。何夕也觉得,有必须做出一些修改与调整。但是这决计不是何夕用南京中枢代替北京中枢的理由。何夕并不排斥,从南京中枢之中选拔一些人才。但仅限于此了。

整个南京中枢都必须推倒重来。

即便是有足够的人手。这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与此同时,还要接管南方各省的事务。

这些还好办。

最难办的其实是裁军。

其实,即便到了北军打入南京的同时。南京下属还有超过百万大军,他们分布在南方各地,与重庆蓝田南阳等地。

这些军队都是要动手的。

对军队动手,任何时候都是一件大事。

一定要慎重。

但是而今实在是一个大好机会。

北京方面在何夕的努力之下,已经将卫所体制转变成了募兵。而今南军战败,正是不敢乱来的时候。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娘娘总是体弱多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