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1858)
作者:名剑山庄
盛庸不动声色,只是日日用火炮轰击沙洲上。只是沙洲的土质决定了,实心炮弹威力不大。毕竟形不成跳弹的话,一枚炮弹砸下来,直接陷入沙地之中。
只要不倒霉到被直接打出一个大洞,问题就不是太大。
在沙洲连接北岸的浮桥修建好之后。
盛庸也派出了敢死队。
几十艘火船,直接扑上了浮桥。
一夜之间浮桥烧成数段。无数船散落在黄河之上,被黄河水冲到了下游。
毕竟,浮桥很好修建。只需用几根麻绳将船只连接起来就行了。但是烧起来也很容易。
不过,这样的情况,对北军来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几乎几天之后,一道新的浮桥就出现在黄河上,首先,这浮桥用的是铁链,不是跟铁链,而是十几根铁链。那种长达数里的铁链。在沙洲上,与北岸用水泥制造了桥墩,锁住铁链。形成一道铁锁桥。
为了加固承重,用很多船桥墩。如此一来就能通行大炮。
但是这些船并不重要。
只要这十几道铁锁在,这些船随时可以换。
这样的操作,让盛庸大为吃惊。
一时间,甚至不能相信。
那种感觉,就好像水门桥的时候,志愿军面对美军空运铁桥的感觉差不多。
铁索这种长数里的大铁链,在古代是很难加工的。大名鼎鼎的卢沟桥,是一座铁锁桥,那是举一地之力,很多人耗尽家产才算搞出来的。而今很多史料都能查到。
而东吴当初对上游防御的重要措施,就是拦江铁索。
其实与今日的铁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这样的工程耗费了太多人力物力了。在盛庸的心中,他其实也知道,焚烧掉浮桥。北军很容易重建的。甚至决定在沙洲上,进行一场争夺战。
无他,盛庸的心思很简单,那就是拖住对方。
不求胜利。而沙洲这一块地方,打得如此惨烈的。但是战场狭小。最多投入千余人战斗,更多的兵力也就摆不上去了。这样的伤亡对盛庸来说,是可以承受的。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不过数日功夫,就出现这样的结果。
这一道铁锁桥一出。寻常火攻根本不可能截断沙洲与北岸的联系,将作为桥墩的船只给烧了。但是只要两边拉紧,铺上木板,就能直接联系,整个工程不需要一天。
毕竟,下面安置船只,并不是不能做成铁索桥。而是铁索桥的话,不能运输大炮或者重载马车。士卒支援的话,根本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这样一座桥的存在。沙洲已经不可能被夺过去了。
盛庸根本不知道,大明的钢铁业已经发达到什么程度了。他是用他印象之中的大明钢铁业的水准来衡量现在的情况,这些铁锁当年需要一个个人工敲打出来,自然很慢。甚至没有一年半载都不行。其实叶沈也不是太清楚的。毕竟他常年领兵打仗,不会关注这些。
但是他有参谋啊。
第一百五十一章 广武山上草木凋
这些年来参谋制度已经很完善了。
叶沈作为征南大将军,他的参谋团体有数百人,聚集了各方面的顶级人才。叶沈不了解钢铁业的情况,他们了解啊。在他们的运作之下,几乎很快完成了这一件事情。
这些铁索直接调用的成品。
毕竟,这种铁索在民间也有使用。不管是船只的铁锚锚链。还是其他方面的使用。只是没有那么长而已。不过这不重要。
即便将任务直接传给遵化铁厂,也不过是几个工作日的事情。只是这样一来最大的时间消耗,并不是打造铁链,而是将铁链从后面运输过来。
这七天的时间,并不是打造铁链的时间,而是派人直接去天津,将天津库存的铁链,还直接征用了几十艘船的铁锚。然后连接在一起运回来的时间。
所以问题也不少。
但是这个想法让叶沈有了新的想法。
他在询问成本之后,立即下单。在十几日之后,又布置了三道浮桥。至于最开始的那一道直接给拆了。原因很简单,这铁索的载重能力不足。比不上后来这些铁锁。
甚至很多人给叶沈拍胸脯说,根本不用将船只安排在铁索桥下面作为支撑,因为,直接将大炮过铁索桥都可以了。
只是叶沈觉得大大可能。毕竟火炮多重,特别是重炮。大部分土地让重炮过去,就有两道深深的沟壑,甚至直接陷坑了。
不过,这也启发了叶沈。
比如,他从后方采购很多铁板。不为别的。就是铺在火炮下面。毕竟重炮的后坐力的很强大的。在沙洲这样的土质上,对广武山上开炮,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开几炮之后,原来的炮位后面就成为了大坑,必须立即派人填平夯实。否则就不能再开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