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1845)

作者:名剑山庄


于是,原本想要先发制人的进攻搁置了。

傅友德本质上还是想完成原来的计划。他想给后方一些事情,让后方将物资送上来。但是多拖延了一段时间,也没有什么效果,虽然徐州铁厂已经开始生产了。每天生产出来的火器直接送入军营之中。但是杯水车薪。

而且长江口的战事,也影响到这里。

让傅友德明白,他想等后勤充足的情况下,与北军交战,已经不可能了。

虽然南京方面给傅友德决断权,也就是傅友德想怎么打都可以。但是实际上,傅友德那里有许多选择。根本就没有选择。

傅友德本人想北上,因为他知道,坐守迟早是守不住的。而今即便能守住又如何?将来一定会出问题的。所以要进攻,要掌握战略主动权。

即便进攻或许会遭遇失败,但是傅友德本人是有信心全身而退的。

有损失也损失不大。

但是只要能打断北军进攻的攻势。就足够了。

否则守的时间长了。上上下下的军心士气就非常不堪了。

南军就没有未来了。

但是傅友德手中筹码,根本不够。

北边是怎么样的铜墙铁壁。

傅友德自然是知道的。

傅友德之所以要大量后勤物资才要动手,就是知道,必然要用火力将这些地方给一一敲掉。否则难以寸进,就好像北军在陕西打得一样。

如果没有足够的火药,在击破重重防御之后,遇见北军主力,也就没有再战之力了。

毕竟,火器时代,士卒仅仅是移动的载体,火药才是作战的底气。

而不北上,傅友德就必须西进了。

去支援洛阳战场。

但是傅友德很清楚,他一离开,山东战场必然引来北军的反攻。即便留下人镇守,但是很多地方都要失守。更重要的是,哈刺不花南下的趋势难以抵挡。

甚至他觉得最坏的结果,就是哈刺不花的水师与方乘风的水师汇合打通,沿岸所有港口。北军甚至能够沿着海岸线直接进入长江。

那问题可就大了。

只是,北军的海上优势要比南军大太多了。

他甚至觉得,他即便不西进,维持而今的均势,也很难。

毕竟陆军再厉害,也跑不到海上去。

更何况一旦他西进了,代表整条防线上,南军都处于被动之中,再也没有其他机动兵力。后方兵力也因为长江上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北上了。

到底该何去何从,让傅友德很是难以决断。

傅友德思来想去,还是要等一等。

具体等什么?

傅友德也不知道,他在等变数。

才能决定进一步战略。

关中陷入烽火之中,固然问题很多,看上去很凶险,但是傅友德还是相信耿炳文的能力的。倒不是相信耿炳文能守住西北。而是相信耿炳文最少能够守住潼关。

防御西线。

耿炳文提出的秦岭,潼关,黄河防线,傅友德自然是知道的。

他很不愿意将来的形势到这一步,但局势已经向这一步发展了。傅友德也没有其他办法。

领兵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实事求是。

承认现实。有多少兵打多少仗,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这一战北方来势汹汹,不可能没有任何损失。而西北地区已经成为鸡肋了。单纯从军事上来说,西北的投入产出比也太低了。投入西北三分物资,只能产出山东战场一份的效果。

如果朝廷财大气粗也就罢了。

而今南京朝廷简直要断气了。既然维持不住了,西北放弃也不是不行。只是主动放弃太过弱势,会损失人心的。所以耿炳文放弃西北,将兵力收缩到关中地区。背靠秦岭与潼关与敌人拉锯,也就相当不错了。

至于山西,傅友德自然不想放弃,但也必须接受现实。如果在确保山西与确保洛阳之间做选择,傅友德选择洛阳。而不是山西。

山西能保则保,不能保也就罢了。但是秦岭潼关黄河防线,却是绝对不能有失的。

第一百四十三章 宋晟倒戈

傅友德就以这个总体战略给各地下达了命令。将管辖山西大军的权力给了盛庸。并给耿炳文传令,让他保持实力,徐徐撤军。

而傅友德在山东,最大限度的积攒力量。随时准备投入战斗之中,甚至还派出不少军队,渡过黄河与北军交战。而当在第一线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张明。

张明在安陵堡一战成名。更是在之后的战斗之中,有了很好的战绩,而今已经成为团指挥使了。很多人觉得他是明日之星,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而是他的背景。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娘娘总是体弱多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