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1799)
作者:名剑山庄
丁显说道:“这个数字每天都在更新,我怎么能时刻记住,大概数字我当然知道了。但是我不觉得你想知道这个数字。”
齐德一愣,他明白了丁显的意思。
这也是他最担心的事情。
是的。南京朝廷一年大概在五六千万两的收入。而今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各方面的税收也增多了。就好像海关一样。在前工业时代,海关赋税最多也不会高到什么地步,但是到了工业时代,就是另外的样子了。
即便南京控制下,并没有工业区,但是也会受到影响。
更不要说,丁显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的。
最少,江宁镇的场面就相当不错。
不仅仅给南京带来很多税入,更重要的是稳定了币值。大量布匹上市,支撑了南京新币的面值。其中的道理,丁显并不清楚。但是丁显只是发现这一件事情。
但是不管怎么说,庞大的战争开支,不仅仅让北京喘不过气。也让南京的财政走向崩溃。
这一点,齐德心中是有数的。
毕竟大部分军需物资都是他调配出去的。到底花了多少钱,他心中是有数的。朝廷哪里有这么多钱给他花啊。
朝廷的财政有大问题。
这是齐德不用问都知道的。
宝钞之事,也算是给大明官员进行了一个浅薄的金融学教育,他们都知道,印钱是不可持续的。时间长了一定会有问题的。
只是齐德仍旧想要问。
因为这一件事情影响太大了。而且战事持续数年,齐德已经很明显的感受到了各方面压力导致的暗流。特别是中原战场上。
维持几十万大军压力在中原百姓身上,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民力危急,财力危急,军事上也不顺利,整个一个内忧外患。如果不加以振作,将来胜负难料。齐德一心为国,正因为看见这些危机,内心之中才更加着急。想要解决问题。
但是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先正视问题。如果连问题到底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怎么能解决问题啊。
齐德深吸一口气说道:“还请首辅大人示下,总要我心里有一个数。”
第一百一十四章 饮鸩止渴
丁显也不瞒他,而是伸出手,缓缓露出三个指头。
齐德眼睛一亮,说道:“三亿?”
如果是这个数字的话,齐德觉得还可以接受。
但是丁显淡然说道:“再加一个零。三十亿。”
此言一出,顿时将齐德给震住了,说道:“怎么可能?这么多,这是饮鸩止渴。”
丁显冷笑说道:“是又如何?”
这一句话,让齐德给震住了。
其实,印钞不在于印多少,而在于能不能用这一张纸来换了商品。这才是最重要的,不过这一张纸背后是什么。只要能换来物资,就是钱,而不管这一张纸,背后到底有多少背书,不能换了物资就不是钱。
这一点上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丁显是不想发行这么大的。但是几个方面的因素,让他不能不发行这么大。
第一,就是商业需要。
说实话,即便没有工业革命。大明这样体制的国家,内部商业交流,也是需要非常多的钱。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量。
也就是说,丁显要想让新钞代替北京旧钞,成为主流货币,即便必须有一定的数量。
数量不够,根本不可能代替北京旧钞成为南京地面的主流货币。
单单在很多地方强制兑换的新钞数量就很多。
很多赋税,南京朝廷强制必须要用新钞缴纳。没有十亿数量级,根本不行。甚至需要的更多。
这也是支撑南京宝钞保持坚挺最重要的一环。
第二,就是朝廷开支了。
南京朝廷建立工业体系,徐州铁厂,佛山铁厂。还有造船厂,等等一系列工业投资,前线战场的军费,抚恤等等。
何夕这边一年开支一个亿以上。
还仅仅是军费。
而南京这边可就不一样了。是北京的数倍。
自然是因为南京要做的事情,要比北京多很多。比如工业体系。
在开战之前,何夕就借助北京营造工程已经建设得差不多了。最重要的是,何夕非常重视海外市场。也就是说,在开战之前,北方的工业体系已经进入了正循环之中。
这一套工业体系是赚钱的,而任何工业品一旦批量生产,一定是生产越多就越便宜。何夕所需的军需物资,有整个工业体系分摊成本。自然很便宜。而南京就不一样了。
且不说,南京生产的工业品有没有市场。能不能与北京的竞争。单单说一点,丁显压根没有这个概念,不仅仅他没有,很多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