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1687)

作者:名剑山庄


比较当军队没有足够的粮食的时候会做什么?

历史书的夹缝之中,早就写满了。

何夕的战法,对西北百姓来说,一点也不仁慈。只是下面的血,是飞溅不到何夕的字里行间的。而瞿能的手法到不了何夕的标准,有一点血腥味而已。

瞿能自然不会去拆穿何夕。说道:“大人宅心仁厚,西北百姓得知,定然感激之极,只是在下以为,一时之难,总是好过战火连接。”

何夕心中暗道:“是啊。”

何夕对瞿能对自己的揣测,一点也不知道。

他其实并不是不知道,当军队没有粮食的时候会做什么?不过,在何夕看来,这些军队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投降,毕竟北军南军都是大明的军队。

投降也没有什么心理障碍。

而且他对这个时代人的心理底线,还是没有足够的认识。

不过,他也知道战事持续拉锯,对百姓不利。但是那又如何?做大事有仁心,自然是好的。但是如果是妇人之仁就万万不行了。

何夕也只能感叹一声,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战略的想法。

不过,他对瞿能这个想法,已经在思忖之中。

毕竟,对百姓的伤害也是不同。

也就是直接与间接的区别。

何夕很多事情,导致了天下大乱,战事纷纷,但是这些都是间接伤害。而纵兵劫掠却是直接的。对朝廷声誉伤害极大。何夕内心深处是万万不愿意的。

只是,何夕也不得不承认瞿能的计划有很大可行性,也有很大的诱惑。

伏杀耿炳文,拿下山西。

将战线直接推动黄河边,那样的话,山河地势在北不在南了。

利益与道德,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抉择。

何夕沉默了一阵子,说道:“此事,之后再议吧。今日铁路的事情先议到这里,让参谋部好生准备,等准备好了,再次召开御前会议决断此事。”

何夕内心之中,觉得不定一定要这样做,应该是有两全之法的。

不过这个办法要好好思量了。

……

黄河边上。

两支军队遥遥相望。

吴立迂回一击,来势汹汹,但是依然没有留下来盛庸,盛庸战场嗅觉敏锐之极,感觉到不对劲,不与金生玉纠缠,立即撤退。一路撤退到黄河大堤之上。

北军两军汇合,见了黄河大堤也不敢进攻,甚至不敢靠太近。

无他黄河作为地上悬河可不是闹得玩的。

特别是何夕特别提醒过下面,要小心以水代兵。特别是傅友德已经做过一次了。

这种情况下,谁还敢在黄河大堤下太近,一个不小心,两个军,近十万大军,就被冲走,这对北京来说,也是一个不可接受的损失。

这一战到了现在,已经是收尾的地步了。

谁也不想打下去了。

北军不敢靠近黄河,甚至黄河北边的县也不敢驻军,比较一旦南军夜里决堤,靠近的县,连反应时间都没有。之前在山东的时候,大军是直接追到黄河边上的,那个时候,南军败退太快,根本没有什么布置,也来不及。

毕竟之前谁也没有想过,南军能败得这么惨。

而今却不一样了。盛庸的厉害,这些人都见识过了,他们更知道,盛庸经营黄河防线好几个月了,谁知道他有没有在上面搞出来一些东西,只能近而远之了。

而看着北军撤退,盛庸也长出了一口气。

而今豫北地区的情况,正如盛庸开战之前规划的差不多。太行山以西都被山西军占据了,占据形势之地,只需放少数人马,北军就不可能攻进去。

而北军不敢靠黄河太近。

盛庸也保存了黄河北侧的桥头堡。黄河既是天险,也是南军的交通线,将后勤联系在一起,还是南军的终极武器。

这一条防线谈不上固若金汤。当也不弱。

不过看上去,这一战,南军只有损失没有收获。

不,在盛庸看来,他有最大收获,就是与北军亲密接触之下,这一系列战斗。

将北军的战斗方式方法,完全的展现在他面前了。

很多东西,即便有人将北军军中的章程送到盛庸面前,但是这些章程很多细节,盛庸还是难以了解的。毕竟之前虽然是一个体系的,但是何夕与叶沈整合出来的东西,有很多觉得不需要多说的前提。直接省略了。

而盛庸没有这个前提,自然觉得难以理解。

不过,不管是怎么样的军队,在战场上却是毫无保留的展示出来自己的一切。

这对盛庸来说,就是一场教学。特别是金生玉打得很死板,更是将各种条例都展示出来了。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娘娘总是体弱多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