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1263)

作者:名剑山庄


何夕也不得不承认,方孝孺抓时机抓得很准。

只要有一次先例,就等于打开一突破口,将来就可以步步蚕食了。

何夕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文官势力其实一直在增长。

毕竟五代十国,军人当政,给这片大地带来极其深刻的教训。朱元璋要想天下太平,就必须要文官治政,乱世用武,治世用文。朱元璋限制武勋集团的权力,文官集团的权力自然处于增长之中。

只是之前,文官集团的实力增长被掩盖在皇权之下,不被注意。

此刻,朱元璋病倒,这个空档,才让何夕注意到这一点。而现在徐达等人还活着。方孝孺已经无法忽视。将来会怎么样?何夕内心之中,有一丝苦笑,觉得方孝孺这个敌人,是何夕自己培养出来。

第一百四十九章 暗潮

历史上的方孝孺,不过一书生而已。

而今的方孝孺,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方孝孺,简直不是一个人。不管是在学问上,还是在政治上,都超过了历史上。

政治上,在朱元璋身边办事,根本不用朱元璋教导,方孝孺自己都能揣摩明白很多东西。在学问上,何夕给这个时代儒家带来的极大的危机。而这种刺激,也演变成了方孝孺进步的动力,更是将何夕带来的很多治学手段与方法,学了过去,用在儒学之上,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

今日,方孝孺终于要正式登上朝廷的舞台了。而不仅仅是暗中动手了。

如果方孝孺真正将文官的地位,提到了与勋贵平等的地步,不用说别的,方孝孺文官领袖的地位,也就坐稳了。

方孝孺的想法,是瞒不过有心人的。

也无须瞒。

这是阳谋。

朱元璋昏迷,大明最高权力空缺。但是朱元璋的病情没有大碍,不出意外,朱元璋还是会醒的。他不是死了。

一旦朱元璋清醒过来,将如何面对而今这些人的做法。

是赞同?是反对?

这不好说。

唯一免于责难的办法,大概是将人都拉过来,法不责众。

徐达对徐家的未来或许有思考与想法,但是对勋贵的未来,其实并不是太在乎的。李善长有将勋贵整合为一体的想法,所以李善长死了。徐达可不敢有这个想法。

既然没有这个想法。勋贵集团好坏,与徐达有什么关系。他只需关系徐家就行了。

徐达所求的,不过是平平安安的等朱元璋清醒过来,别出事就行了。

其他人有自己的想法,不违背徐达的原则下,徐达也愿意给予方便,不过徐达也知道方孝孺与何夕之间的关系,于是徐达问何夕说道:“挽之,你觉得如何?”

何夕看着方孝孺,说道:“方大人所言极是。”

审时度势,是一个大臣的基本功。

方孝孺有自己的心思,但不得不说,方孝孺的建议不是没有道理的,最重要的是,徐达动心了。

徐达这些年一直做的就是避嫌,独揽大权的事情,从来是不做的。何夕甚至思量,徐达之所以不建议将皇子皇孙们都叫过来,其实是避嫌,避免与这些皇子有直接接触。让徐家就参与夺嫡的嫌疑。

而今有别人建议,或许正合适。

毕竟,父亲生病,子孙不在身边,怎么看,怎么不合适。

何夕即便反对,也未必有用。

何夕心中暗道:“情况,越来越复杂了。”

一个秘密在小范围之内传播,还有保密的可能。但是朱元璋子孙几十个人,一一通知到,其实已经没有保密的可能。所以,这些王爷们,还没有进宫,都知道朱元璋病重昏迷的消息。

……

“四哥,”周王拦住了燕王的马车,说道:“我出来的匆忙,没有准备马车,还劳四哥带我一程。”

燕王深深的看了周王一眼,说道:“上来吧。”

燕王知道,周王根本就是有话想要与燕王说。毕竟,周王毕竟是王爷,在南京城中,难道还找不到一辆马车吗?

周王上了马车之后,将冯胜派人告诉他的话,一五一十的说给燕王听。最后说道:“四哥,三哥而今在太庙,四哥乃是父皇最年长的儿子,到时候,我唯四哥马首是瞻。四哥能不能告诉我一句实话,四哥对那个位置真没有想法吗?”

周王思量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忍住了。

一方面,周王想起了他在南洋的基业,地方虽小,但足以为王。另外一方面,周王也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的比不上自己四哥的。所以,他才对燕王说出这样的话。

燕王心中也有几分激动。

而今皇帝传位,其实有两个选择。传子与传孙。晋王在前面的时候,燕王还不觉得,而今晋王一系列操作,让晋王失去了机会。燕王也就成为了皇子之中最年长的。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娘娘总是体弱多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