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1167)

作者:名剑山庄


如果未来的风暴,出乎预料之外,太子没有办法,到时候太子一定会想办法妥协求全的。但是燕王会怎么样?他会掀桌子,尔等自己选,是要诛十族,还是诛九族?这是一个自选套餐。什么不想选,燕王会让他们选的。不杀个人头滚滚,不会收场的。

但是这都不是朱元璋想要的。

太子妥协了,何夕想要的变法路径,是不可能继续下去的。甚至太子不妥协,都未必能走下去了。朱元璋太明白勋贵们是什么心思了?其实勋贵们看似强大,其实薄弱之极。因为勋贵们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他们随波逐流,甚至,不用等到将来,现在很多勋贵家族对自己的教育都很上心。

这种上心是对的。毕竟中国自古以来对子女教育都很上心。只是他们请人教授子弟的,不是武学兵法,而是四书五经,其中以李文忠为最。李景隆打仗不行,但是文坛的名声不小。

李文忠不是特例。

也就是说,勋贵与士大夫的合流,比朱元璋预料的快。勋贵们现在站在何夕这边,其实并不牢靠。

毕竟何夕的很多事情,也损伤了勋贵的利益。

而燕王,缺乏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能力。别的不说,看他杀方孝孺就能看出来,姚广孝千叮咛万嘱咐,杀谁都行,不能杀方孝孺,天下读书人种子。结果,方孝孺还是死了。

方孝孺之死,让士大夫与大明皇室之间埋下一个很深的刺,这一根刺让后来的大明皇帝,宁可用太监,也不用士大夫。而士大夫们以反对大明皇室为荣。

大明很多问题,其实都能归纳到永乐时代。

当然了,朱元璋也知道,很多事情不能都怪朱棣,他朱元璋也留下很多问题。但是,变法这一件事情,偏偏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朱棣未必有处理这样事情的能力。

朱元璋还是想试探一下朱棣,看看朱棣到底有多少长进,能否托付大任。

朱元璋说道:“你来之前,见了何夕?”

燕王说道:“儿臣是见过何夕。”

朱元璋说道:“都说了什么?”

燕王将与何夕说的事情,全部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准备就藩了,说说你的计划吧。”

燕王说道:“是。臣在长春很长时间,知道以而今辽东人力物力,支撑长春都司,就已经难能可贵了。至于更远的嫩河流域,是根本不可能的。臣以为,嫩河流域,正符合大明藩王的就藩标准。而今有蒙古百姓数十万,儿臣愿意就藩,统领百姓,沿着嫩河开荒,放牧,三年之内,令百姓安居乐业。为大明守边,瓦刺东进,燕国首当其冲,必令他的不可南下漠南,长春。”

朱元璋说道:“说起瓦刺,瓦刺使臣已经通过,河套进入山西,大抵一个月之后,就要到南京了。你对瓦刺有什么想法?”

第八十九章 一试燕王

朱元璋用这一件事情问燕王,其实对于燕王本身说什么并不是太在意的。他在意的是,燕王本身的格局与看问题的出发点。

燕王胸有成竹,将他在战场上瓦刺的一些交接,简单的说了一下,说道:“而今鞑子王廷覆灭,漠北没有能够牵着瓦刺的部落,儿臣以为不出数年,瓦刺当为漠北之主。以儿臣之见,最好的办法,是现在令一上将统辽东之兵出于东,令一上将统西北之兵出于西,两者合击于漠北,追亡逐北,一劳永逸。”

“只是儿臣也知道,最近朝廷钱粮都在北京城上,做不到大军出漠北。是以儿臣之间,与瓦刺谈判,拖延数年,数年之后,儿臣当为朝廷灭瓦刺。永绝漠北之患。”

朱元璋听了,有些失望,说道:“仅仅是这样吗?”

燕王说道:“父皇的意思是?”

朱元璋对燕王的心思明镜一般,燕王对于漠北之心,也是赤裸裸的,毫无掩饰的。

燕王宁肯在嫩河河畔当牧民,并不是永远想在这里当牧民的,燕王是为了当漠北之主,甚至将来未必想过长策西进,占据西域,成为一方之雄。

这个计划,就是燕王对京师冲突一直回避的原因。

一方面,燕王不觉得自己能代替太子成为储君,另外一方面,自己打下一个大大的帝国的诱惑,不比当皇帝感觉差。更不要说两者风险。

参与夺嫡,很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或者燕王之前没有这个想法,但是秦王已经用自己的生命告诉其他皇子,夺嫡是多么残酷。但是对外就封,最少太子是支持的,即便将来大败,只要不是太惨,也能保持而今的领地当一藩王。毕竟燕国战略位置很重要。只要燕国存在,长春已经外东北地区,都是安全的,漠南很多地方,也不会担心兵戈。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娘娘总是体弱多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