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1006)
作者:名剑山庄
可以说,整个卫所体系之中,最能打的军队前身一般都是朱元璋还没有打赢陈友谅之前就加入朱元璋集团的老兄弟。
这固然是因为这些军队打得仗多,其实也因为这些军队在卫所体系之中,都处于特殊地位。
为什么?因为这些人都是卫所体系的支配者,算是自己人。
而后面的降军与垛集军,都是下层属于被压榨的人。
洪武年间其实,就已经有了不少军户逃兵了。原因就是这样,军法森严,军事司法是独立的。可以说,下面士卒的性命就掌握在上面军官手中,要你生,你就生,要你死,有办法折腾死你。
文官体系是不能监督,也无法监督的。
这种封闭,等级压制严重的空间之中,权力会将人性的恶发挥出来。军官侵占士卒田产,侵占士卒妻女,想办法弄死下级不听话的。等等。这些事情在洪武年间,其实就已经有了。
只是这年头的军队能打,掩饰了一些问题而已。
毕竟,对于军队来说,违法乱纪,固然是罪过。但不是最重要的。菜,才是最大的原罪。只是这其中种种,极大的影响了军队战斗力,不过也只要军队不能打了,才发掘出这些问题来。
也正是因为军中体系独立,司法也独立。太子才没有感觉新法队军队的冲击,也没有多想。只是此刻一想明白这一点,太子就惊出一身冷汗。
因为太子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在现在所谓的士大夫们,一个个都弄怕了。不敢声张,也没有什么权力。故而,太子虽然觉得这新法不妥当。但是并没有觉得推行不下去的意思。
甚至太子还有一个另外打算。如果真实行不下去。或许可以稍稍退让一些。
然后将何夕推出去祭旗,从而能得变法之利,又能安抚天下人心。
只是事情一涉及到军队,很多事情就复杂起来。
更不要说,还有靖难这个后车之鉴,太子敏感的神经一下子紧绷起来。
刘三吾见如此,并没有高兴,而是叹息一声,说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此事,老臣岂能不想,只是,事情不是这样办的。这样做,是要出大乱子的。”
第一百七十章 死而无憾
刘三吾说出了太子内心深处的担心。
其实,这一点太子早就知道。甚至比刘三吾了解更深。
在太子看来,朱元璋的想要的,就是一个不破不立的过程。但问题是破容易,立就不容易了。
因为价值观等原因,何夕是对变法坚定的坚持。朱元璋更是有强大,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的自信。朱元璋不是不知道,这样做是要出乱子的。只是这些乱子,朱元璋根本没有怕过。
说一句不客气的话,即便朱元璋开国以来,看似太平。但是私下很多动荡都没有平静过。只是有些人看不见而已。
只是太子朱标可不一样了。
在朱标看来,虽然不是稳定压倒一切。但贸贸然大动干戈,也不是一件好事。
更重要的是,朱标并不觉得,天下士绅与天下百姓支持这一件事情。
天下士绅就不用说了。为什么天下百姓不支持这一件事情?
因为天下百姓的日子过得太好了。
没错,是太好了。
好与坏,是有标准的。
在何夕看来,天下百姓是在生存线挣扎。百分之八十百姓,用现代的标准,都能算得上绝对贫困。恩格系数在百分之七八十那种。这日子,在何夕看来,那是没有办法过的,挣扎在苦海之中。所以,何夕想要拯救天下百姓,让天下百姓过得更好。
但问题是,何夕始终不了解百姓。
比起,几十年前,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易子而食,折骨为炊的日子,能吃上饭,已经是太美好的日子了。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这一句话太正确了。
因为底层百姓的本钱太低了。任何一些改变,都有可能让百姓沦落入深渊,卖儿卖女,依旧活不下去。
所以,他们本能拒绝任何改变。
哪怕这种改变,有百分之八十的几率是好的。因为他们无法承受那百分之二十的坏的。而任何改变,谁也不可能给出百分之百的成功率。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
就话语权来说,天下士绅话语权,是远远大于百姓。就意愿来说,即便是对天下百姓有利的改革,天下百姓也很难表达出支持的意愿。除非让他们活不下去了。才会用脚投票。
这固然是因为这些军队打得仗多,其实也因为这些军队在卫所体系之中,都处于特殊地位。
为什么?因为这些人都是卫所体系的支配者,算是自己人。
而后面的降军与垛集军,都是下层属于被压榨的人。
洪武年间其实,就已经有了不少军户逃兵了。原因就是这样,军法森严,军事司法是独立的。可以说,下面士卒的性命就掌握在上面军官手中,要你生,你就生,要你死,有办法折腾死你。
文官体系是不能监督,也无法监督的。
这种封闭,等级压制严重的空间之中,权力会将人性的恶发挥出来。军官侵占士卒田产,侵占士卒妻女,想办法弄死下级不听话的。等等。这些事情在洪武年间,其实就已经有了。
只是这年头的军队能打,掩饰了一些问题而已。
毕竟,对于军队来说,违法乱纪,固然是罪过。但不是最重要的。菜,才是最大的原罪。只是这其中种种,极大的影响了军队战斗力,不过也只要军队不能打了,才发掘出这些问题来。
也正是因为军中体系独立,司法也独立。太子才没有感觉新法队军队的冲击,也没有多想。只是此刻一想明白这一点,太子就惊出一身冷汗。
因为太子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在现在所谓的士大夫们,一个个都弄怕了。不敢声张,也没有什么权力。故而,太子虽然觉得这新法不妥当。但是并没有觉得推行不下去的意思。
甚至太子还有一个另外打算。如果真实行不下去。或许可以稍稍退让一些。
然后将何夕推出去祭旗,从而能得变法之利,又能安抚天下人心。
只是事情一涉及到军队,很多事情就复杂起来。
更不要说,还有靖难这个后车之鉴,太子敏感的神经一下子紧绷起来。
刘三吾见如此,并没有高兴,而是叹息一声,说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此事,老臣岂能不想,只是,事情不是这样办的。这样做,是要出大乱子的。”
第一百七十章 死而无憾
刘三吾说出了太子内心深处的担心。
其实,这一点太子早就知道。甚至比刘三吾了解更深。
在太子看来,朱元璋的想要的,就是一个不破不立的过程。但问题是破容易,立就不容易了。
因为价值观等原因,何夕是对变法坚定的坚持。朱元璋更是有强大,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的自信。朱元璋不是不知道,这样做是要出乱子的。只是这些乱子,朱元璋根本没有怕过。
说一句不客气的话,即便朱元璋开国以来,看似太平。但是私下很多动荡都没有平静过。只是有些人看不见而已。
只是太子朱标可不一样了。
在朱标看来,虽然不是稳定压倒一切。但贸贸然大动干戈,也不是一件好事。
更重要的是,朱标并不觉得,天下士绅与天下百姓支持这一件事情。
天下士绅就不用说了。为什么天下百姓不支持这一件事情?
因为天下百姓的日子过得太好了。
没错,是太好了。
好与坏,是有标准的。
在何夕看来,天下百姓是在生存线挣扎。百分之八十百姓,用现代的标准,都能算得上绝对贫困。恩格系数在百分之七八十那种。这日子,在何夕看来,那是没有办法过的,挣扎在苦海之中。所以,何夕想要拯救天下百姓,让天下百姓过得更好。
但问题是,何夕始终不了解百姓。
比起,几十年前,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易子而食,折骨为炊的日子,能吃上饭,已经是太美好的日子了。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这一句话太正确了。
因为底层百姓的本钱太低了。任何一些改变,都有可能让百姓沦落入深渊,卖儿卖女,依旧活不下去。
所以,他们本能拒绝任何改变。
哪怕这种改变,有百分之八十的几率是好的。因为他们无法承受那百分之二十的坏的。而任何改变,谁也不可能给出百分之百的成功率。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
就话语权来说,天下士绅话语权,是远远大于百姓。就意愿来说,即便是对天下百姓有利的改革,天下百姓也很难表达出支持的意愿。除非让他们活不下去了。才会用脚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