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1313)

作者:寒梅惊雪


对这种事,常百业也没有办法。

晋商买下安南,在张紞看来就是胡作非为,虽然晋商拿出了契约,可常百业等人忘记了,张紞文书功底很强,硬生生从契约中找出了漏洞:

时间。

没错,晋商与张辅、铁铉等人签契约的时候,没说明具体的时间,鬼知道张辅能这么快结束战斗,当时只规定了城池里的战利品(非王室)都是商人,没说打下城池到搬走战利品的时间是多久。

一开始商人们是打算早点搬走,早点回家的,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安南国成了交趾郡,自家的地盘了,还有什么好商量的,慢慢收敛,慢慢找宝贝,慢慢运输……

结果张紞来了一段时间,看着商人没完没了地跑来跑去,终于发火了,于是下达了最后通牒,商人必须在三月二日之前搬完货物,日后再来必须交易,谁再敢擅自搬东西,把腿打断。二日之前没离开大明的货物,归交趾都司所有。

这也就意味着张紞要打劫商人了,而这也就意味着商人必须有足够的人员中转货物,存储货物,转运货物,而最好的地方,还是洪江……

张紞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安南国都没有了,这里是交趾郡,里面的建筑也好,矿产也好,就是一根木头,那也是大明的,商人搬了那么久也该消停了,说好的是一锤子买卖,你们咋就锤一直敲,一直搬?

全都搬完了,交趾需要多少年才能恢复过来,商人应该懂得适可而止。

常百业和张紞说不通的,当初契约是和张辅、铁铉签的,这两个家伙现在估计已经到江西了,追上去把他们拉过来解释解释估计是不太可能了,现在交趾郡说话算数的是张紞,他发话,得听。

“让伙计辛苦一些,暂时将货物存放在凭祥等地吧,晚几日再运到城步,前往洪江。”

常百业无奈。

渠宝点头,已经没其他法子了,其他商人也是如此做的。

“爱州港正在营造,渠叔,我们晋商要不要入南洋?”

常百业思虑再三,问道。

渠宝呵呵笑了笑,摆手:“这件事可不能问我,若不是你这番动作太大,我连岭南都不会过,这一辈子,咱就在北面生活了。”

“渠叔经验丰富,给侄儿一些建议也好。”

常百业请教。

渠宝见常百业没有开玩笑,便收敛了笑意,严肃地说:“我们虽然是晋商,但你也要清楚一点,商人有家乡,但商业没有家乡,商人要做的,是行商天下,至于是北面的草原与瀚海,还是南洋的波涛巨岛,商人只贩卖货物,利在,则可往。”

常百业深吸了一口气,看得出来渠宝是支持晋商下南洋的。

也好,郑和两下南洋,朝廷又设置市舶司,航海贸易已经开始了,既然如此,晋商没有道理固执地留在大地上。

PS:

洪江部分资料来自于读者莫兔子精的萝卜,感谢。感谢艾奇逊提供的郑和、美洲等资料,十分珍贵。大家有想法的可以多留言,也可以加我讨论。

第六百八十五章 张辅班师

三月露桃芳意早。

细看花枝,人面争多少。

原是最好时节,花香沁魂时,江东门外的青楼纷纷关了门,不接客。

无论来消遣的是朝廷重臣,武勋贵族,还是一掷千金的富绅豪客,都只能望门兴叹,哪怕是使了银子,老鸨与姑娘们也不开门。

有银子不赚,那是吃饱了撑的,也没听说过青楼有休沐日,刮风下雨,打雷闪电,哪一天不是照常接客?

见了鬼,偏偏青楼就关了门,而且是江东门外所有青楼。

出现这种情况,自然不是老鸨发了善心,准了姑娘们休息,而是姑娘们都被征用了,征用她们的是辽王朱植、珉王朱耿。

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一位青楼女子无意的感叹:好男儿征战而归,我纵不能扫榻相迎,也愿红衣迎立路旁,撒花以贺。

朱植听到之后,当即召来了轻烟楼等一众老鸨,只丢下一句话:一日收营多少,辽王府出了,买姑娘们一日清闲。

老鸨们也得罪不起藩王,何况辽王、珉王是去过南洋的主,有的是钱,很识相地收了银子,应承下来。

三月二十日。

大明京师,无数商人休市,农民收了活计,就连国子监的监生也放了假,杨士奇、李-志刚等人一身常服优哉游哉地前往凤仪门。

凤仪门外,每隔着一段时间,就会有穿着彩衣,背插国旗的信使骑着马奔走,高声喊着“大军距京六十里”之类的话,之后围绕着京城跑上一圈。

凤仪门一里内外已经被封锁了,京军五步一哨,十步一岗,手持长枪站在街上,城楼上出现了十六个巨大的号角,徐辉祖就站在号角的中间,遥望着远方。
上一篇:大明国士 下一篇:红颜倾情

同类小说推荐: